春秋霸主40年,最後卻被活活餓死,屍體在床上2個多月無人收屍

齊桓公,姜姓,呂氏,名小白,於公元前686年和各公子糾爭奪君位而取得了勝利。當上了齊國的國君。即位後齊桓公在管仲的幫助下苦心經營了40年,使得齊國一躍成為了春秋時期最為富有的國家。而且在外交上,齊桓公首先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號,來團結中原各個諸侯,受到了中原各個諸侯的信賴。他曾經九次召集各個諸侯會盟,任盟主竟然達到了40年之久,成為春秋時期最為有實力的第一個盟主,文治武功在當時是盛極一時。

所有人都會認為作為一代霸王的齊桓公榮華富貴先不說,但是善始善終應不是什麼奢望吧,可是,讓人想不到的是,最先成為霸主的齊桓公他的下場竟然是被活活餓死的。

在公元前643年,管仲病重,齊桓公到管仲的病榻前探望他並詢問國家未來的事情。管仲交代說道:「易牙、豎刁、開方這三個人是絕對不能接近和信任的。」可這三人是齊桓公身邊的寵臣,齊桓公問道:「易牙把他親生兒子烹了給寡人吃,表明他愛寡人超過了愛他的兒子,為什麼不能夠信任他呢?」管仲說道:「人世間最大的親情莫過於愛自己的孩子,他對親生骨肉都不珍惜,怎麼會愛國君您呢?」齊桓公又問道:「豎刁割了自己的皮肉進宮侍候寡人,證明了他愛寡人超過了愛他自己,為什麼不能信任呢?」管仲說:「他對受之於父母的皮肉都不愛惜了,怎麼會愛國君您呢?」齊桓公再問道:「那衛國公子開方放棄了太子之尊到我手下稱臣,就連他的父母死了也不回國去奔喪,這表明他愛寡人超過了愛他的父母,為什麼不能信任呢?」管仲說:「最親近的莫過於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父母死了都不回國奔喪,這樣對待父母的人怎麼能夠奢望他對您忠誠呢?」

齊桓公雖然是口頭答應了,但是行動上卻沒有聽管仲的話,繼續讓這三個小人在宮中主事,一直到公元前643年,齊桓公身患重病,易牙、豎刁等人認為機會到了,便用齊桓公的名義張貼了一張布告,禁止任何人入宮,並堵塞了齊宮的大門,在大門前豎起了一道高牆,不准任何人進出。

齊桓公患病在床上,沒有一個人來過問,就連想喝口水都不能,這時候,衛公子卻帶走千戶齊民降歸到了衛國。最後,這位稱雄一世的霸主竟然被活活的餓死在了宮內。然而齊桓公的五個兒子為了爭奪權位而互相的殘殺,誰也不管自己父親的死活。最後,齊桓公的屍體在壽宮中整整擱置了67天,屍體生了蛆也沒有人來收葬,一代霸主竟落得了如此可悲的下場。

《春秋公羊傳》說:「南夷北狄交,中國不絕如線,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國。」齊桓公作為當時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他一向是被高度評價的。當時在夷狄的逼迫之下,中原各國的確遭受到了極大的威脅,而通過改革而強盛起來的齊桓公,此時充當起了中原各國的保護神,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號。作為霸主,齊桓公又是會盟諸侯,又是插手別國事務,又是安定王室,又是征伐夷狄,可謂是風光一時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348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