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無法解釋:清朝帝陵的13個詭異現象

yaya| 2017-02-23| 檢舉

至今無法解釋:清朝帝陵的13個詭異現象

在諸多封建朝代之中,屬清朝的帝陵保存的最為完好。清朝帝陵分為東陵、西陵和北陵,其中清東陵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築。按理說,清朝距離現代社會的年代最近,可是清朝帝陵中仍有許許多多的未解迷團困擾著我們,今天我們主要說一下清東陵。

A,中華龍脈

清東陵現在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處,最早葬在裡面的皇帝是順治。清兵入關以前,在關外也有三座陵墓,這三座陵風格各異。而入關以後,偏偏就一切按照漢人的習俗來安葬了。

按照中國傳統的「風水學」所講,清東陵可謂是風水龍脈絕佳之所,號稱中華龍脈之首。可為什麼一向看不起漢人的滿清貴族,會按照漢人的習俗來葬皇帝?為什麼擁有如此良好的風水、清朝依然是民不聊生,內外交困。

B,七十二場澆陵雨

傳說因為清朝帝陵佔據了龍脈,而龍又是專門負責行雲布雨的,所以清東陵每年都會下七十二場雨,分毫不差,即便是大旱之年也不例外,有時,盆地之外晴空萬里,而盆地之內則是細雨連綿。在這塊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降水充沛,風調雨順,物產十分豐富。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基本沒有水、旱、風、雹、蝗等自然災害。

C,會移動的棺槨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清滅亡後,最先去盜幕的人是孫殿英,他帶著軍隊一路前行,但是最後卻被一道石門所阻擋,怎麼都打不開。後來炸藥炸開後,發現乾隆的棺槨居然自己移動到門後,抵住的石門。新中國工作人員七十年代再次開啟乾隆地宮時,乾隆棺槨又自己移動到門口,頂住石門,堪稱奇怪之現象。

可接下來問題出現了,乾隆的棺槨並不像《鬼吹燈》裡描述的那樣,空空的房間裡只有一具棺槨。在現實中,棺槨的四角,各有一塊一塊重達數百斤的龍山石,將棺槨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這樣棺槨既不能升起,又不能前後、左右移動。既然如此,為什麼棺槨會飄浮起來抵住石門呢?

D,孝莊太后為何不進帝陵

孝莊太后在清朝的地位很高,她是皇太極的妻子、順治帝的母親,康熙帝的奶奶。順治帝年紀輕輕就掛了(或者說出家了),康熙8歲當皇帝,在此期間全憑孝莊太后維持著大清不倒。康熙帝也一直對孝莊太后十分尊重。

按理說,以孝莊太后的身份,應該回東北和自己老公皇太極葬在一起,可是並沒有。以孝莊太后的地位,如果葬進清東陵,那麼無疑會佔據一個很重要很顯眼的位置,可是並沒有。她所葬的昭西陵居然建在清東陵外側,完全不受帝陵風水的保護,有何隱情?跟多爾袞有關係麼?

E,陪葬寶物去哪了

清朝帝陵屢屢被盜,但大家都知道,盜墓賊不可能把所有的珍寶全拿走。可問題是,現在帝陵內遺留的寶物在哪裡?據說附近的村民偶爾會在附近的田地裡挖掘到寶貝……

F,慈禧屍體真的晚節不保?

民間傳言,當孫殿英等人挖開慈禧墓時,士兵們發現慈禧面貌如生,不禁獸性大發準備姦屍。誰知慈禧口中夜明珠被取出後,整個屍身瞬間風化。這個傳說的可信度並不是很高,就算慈禧的容貌和生前一樣,也不過是個老太婆而已,士兵們怎麼會感興趣?而且清朝後宮美女的質量,真的很一般,哪怕是慈禧年輕的時候,也不見得多漂亮。

但這麼多年過去了,傳說倒底是真是假,皆已無從考證了。

G,安然渡過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的破壞力,大家在書籍和電影中都可以看的到,整個唐山境內房倒屋塌,一片狼藉。然而,同樣屬於震中的清東陵卻毫髮無傷。這是為什麼?解釋不了。

H,來自乾隆的詛咒

乾隆地宮裡,刻滿了各式各樣的咒語,很多專家學者都表示看不懂上面寫的是什麼文字?這新創造的一種文字,還是某種詛咒?不過仔細想一想,乾隆不可能在自己的宮殿裡刻滿詛咒,陪自己度過地下的千萬年。所以這些咒語應該是吉祥祝福類的。

I,香妃墓

香妃應該是大清後宮裡最具傳奇色彩的美女了,很久以來大家都以為她的遺體運回了新疆安葬。但最近的考古挖掘證實,香妃就埋在清東陵。這個神奇的女子的墓室到底在哪呢?

J,觀世音為什麼會長鬍子?

世人皆知,觀世音菩薩是慈祥、清純的玉女形象,為什麼在光緒帝陵墓裡雕刻的卻是長了鬍子的中老年男子?專家推測可能是光緒帝在位時,清政府內憂外患,需要男人的剛強,拯救和教化廣大民眾順從統治者的願望。

K,不腐的女屍

1928年清東陵發現被盜事件,宣統帝派人去進行善後處理。在清理過程中,發現了一具完整的女屍。據這些宗室遺臣判斷,此具女屍就是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皇后,卒年49歲。裕陵地宮中的6位墓主人,有比她先死先入葬的,也有比她晚死晚入葬的;有比她年齡小的,也有比她歲數大的。為什麼其他5人都成了一堆亂骨,唯獨她卻屍體完整,沒有腐爛,面目如生?至今無法解釋。

在這裡要科普一下常識,按照清朝皇室的規距,死的比較早的妃子會先放進陵墓裡,做一些簡單的防腐措施。並不會封閉墓室,直到皇帝死後,墓室才會封起來。只要皇帝一天不入葬,對屍體保存極具殺傷力的空氣就那麼自由進出著,所以清朝的帝、後、妃屍體在地宮封掩前多半就已經腐爛了。中國很多個朝代都有先進的防腐技術,為什麼到了清朝反而沒有了?

後來盜墓者們發現,連康熙、乾隆、同治等皇帝的屍體也都化成一堆白骨了,可為什麼孝儀皇后的屍體卻依然栩栩如生、如同睡著了一樣和活人沒什麼兩樣?

L,滲水之謎

乾隆十七年,裕陵建成,當地宮中出現滲水現象。乾隆命大臣們加緊維修,維修完成後,從那一年開始,直到嘉慶四年(1799年)9月,乾隆皇帝正式入葬。在這前後47年的時間裡,地宮裡始終沒有再出現滲水情況。說明乾隆17年那次對地官的整治是十分成功的。

在1928年那次重殮行動中,人們發現乾隆地宮中又有了兩米多深的積水。裕陵自1978年裕陵地宮開放至今,每到盛夏陰雨連綿的季節,更是必須天天抽水,否則滲水就會湧冒上升。裕陵地宮為什麼會出現積水,滲水情況是從什麼時候再度出現的?這些都未找到答案。

M,陵墓工藝倒退

按理說,清朝是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應該是集前人的所有智慧於一身,可是清朝帝陵的堅固性和安全性卻是所有帝陵中最差的。除了慈禧的定陵和乾隆的裕陵外,其他的皇陵都是普通的毛賊挖開的。而明朝萬曆皇帝的陵墓在新中國政府的主持下,挖了一年多才最終打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276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