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首次長沙大會戰中,中國軍人曹錫,這位勇敢的機槍手,一人擊斃日軍500餘人,成為抗戰中殲敵最多的猛士。曹錫當年29歲,農家子弟,籍貫不詳,是第十五集團軍第五十二軍第二師的上等兵(師長是趙公武)。
事情發生在1939年9月22日,新牆河之南、新牆鎮之西的王街坊。曹錫在21日的夜裏,把12顆手榴彈連接在一起,放在新牆河的南岸河堤之上,然後,把引線抽了出來,放在身邊,他坐在河堤之上,對著河面警戒。
22日的凌晨4點左右,日軍用50尊大炮對著王街坊狂轟濫炸3個小時,把本來就不大的王街坊夷為了平地。比起淞滬會戰的情景,更為慘烈,然而曹錫未死,仍坐在河堤之上,手指鉤著機關槍,對河面密切注視。河面離開他只有15公尺。日軍一批一批離船上岸,每批數十人,持槍走向河堤而來。來了一批,曹錫便開動機槍,消滅他們一批。僥倖未被消滅的掉頭奔回河旁,伏在河灘上。
日軍突然發起衝鋒,三十多人向河堤衝過來,曹錫見此情形,便拉動引線,12顆手榴彈同時爆炸,敵人死得只剩下了兩三人,這兩三人也都負了重傷,躺在河堤之上。
曹錫又準備了手榴彈12顆,回到河提之上,放在一起,慢慢地再走下來,重新換了個隱蔽點,臥倒靜候。不久之後果然又來了三十多日本兵,曹錫拉動引線,又將日本兵炸個片甲不留。就這樣前後布置了五六次,炸死了一批又一批的日本兵。
曹錫一個人鎮守河堤口一天一夜,次日8點鐘,營部派了一個傳令兵來,告訴他敵人大隊已經在王街坊之西的一千公尺左右渡過了新牆河,也就是到了他的側面後邊。營長命令他「放棄陣地」,回營部去休息。
營長見到他誇獎一陣,告訴他,他前後打死的日本共有500多名以上。
營長把他帶到師部,師長趙公武和他握手,立刻升他為班長,又賞法幣30元。(當時湖南的物價甚低,豬肉不過二毛五分一斤。)
抗戰期間就是有無數曹錫這樣的勇敢而作戰能力強的無名英雄,未留下姓名就為國捐軀。我們應牢記歷史,感謝革命先烈為國家和人民所做的一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2587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