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神機妙計,不是諸葛亮,死前算準三國統一的時間

現代社會崇尚的是科學,早就沒有人信預言、占卜之類的東西了,可三國一將領的預言卻奇准無比,這位將領少時便開始顯現出其不凡之處,比如他六歲時一事跡便被編成成語,流傳後世,死前更是算準了三國之後天下一統的時間!

這人是誰呢?孫權手下將領陸績,字公紀。他六歲時做了什麼事情被編成了成語,併流傳後世了呢?

當時陸績六歲,跟隨父親一起到九江去拜訪袁術,袁術拿出橘子來招待他們,趁袁術不注意,陸績便往懷裡偷偷藏了兩個,本神不知鬼不覺,但就在臨行陸績向袁術跪拜告辭時,因動作幅度太大,懷裡的橘子不慎掉落下來,滾落到地上,袁術見到後嘲笑的說:陸郎你來我家做客,走的時候還要將我家的橘子帶走嗎?

誰知陸績並不是給自己藏得,陸績低頭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所以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一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便懂得孝順母親,感到十分驚奇。後人對此有詩云: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綠桔,遺母報乳哺。不光如此,此事還被編成了成語「懷橘遺親」入選了二十四孝故事,流傳後世!

《三國志·陸績傳》記載: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橘,績懷三枚,去,拜辭墮地,術謂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欲歸遺母。」術大奇之。

那這樣的一位孝子又是怎樣成為了將領,並算準了天下什麼時候一統的預言了呢?陸績長大後,容貌雄壯,博學多才,見多識廣,孫權得知陸績的名聲,便任陸績為奏曹掾,可能是發現了陸績在軍事上的能力,後轉任陸績為鬱林太守,加偏將軍,讓他統領士兵兩千人。

《三國志·陸績傳》記載:孫權統事,闢為奏曹掾,以直道見憚,出為鬱林太守,加偏將軍,給兵二千人。

但陸績雖學識深厚,但為官不是他的志向。陸績雖參加軍事,但並沒有放棄學問,三十二歲時他知道自己將會逝世,便為自己作辭說:有漢室志士吳郡陸績,幼時整修詩經、書經,成年時擅長於禮經、易經,壽命不長,痛與世隔!」陸績緊接著又說:「由今開始,六十年以後,車可同軌道,書可同文字,遺憾我不能看見。」

《三國志·陸績傳》記載:豫自知亡日,乃為辭曰:「有漢志士吳郡陸績,幼敦《詩》、《書》,長玩《禮》、《易》受命南征,遘疾遇厄,遭命不幸,嗚呼悲隔!」又曰:「從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車同軌,書同文,恨不及見也。」年三十二卒。

大家都知道「車同軌,書同文」,意思是統一文字,統一車轍。比喻國家統一。陸績的神機妙算無人能及啊,完敗諸葛亮!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之中也是神機妙算,但是正史之中,卻並非如此。諸葛亮的借東風也是無中生有,過度神化。只可惜,陸績英年早逝。

陸績死時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而三國結束,晉朝建立東吳滅亡,天下正式一統則是280年,按古代虛年記正好六十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258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