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話是一種藝術,如同飛蛾撲火,明知是火也要撲火併且撲的心甘情願。假話也是這樣,有時候聽者說者都知道這是假話,而因為說者說的真誠,聽者聽的高興,又何樂而不為呢?生活中,在人際關係中是八面玲瓏還是寸步難行,只看你是否能靈活運用假話的藝術。

如果你發現生活中有的人為人處世特別高明,那麼他一定很會說「假話」。因為與人交往中要想受人歡迎必須給人留點面子。要給人留面子就需要說點假話,大多數情況下,忠言都是不給人留面子的,正式因為忠言逆耳,歷史上才有那麼多忠臣良將不得好下場。即使像唐太宗那樣偉大的皇帝,也數次被魏徵的忠言氣得發抖,幾次要殺了這個可惡的「魏老道」。要不就是長孫皇后,恐怕十個魏徵也早就沒命了。

現實生活中,也很少有人會因為說過直言、令人不悅的話,而使自己獲得好處過,這是成功處世的經驗之談。即便想要說的都是為對方著想的忠告之言,但是對方通常在聽了之後,不是感謝你而是不喜歡你。欲行厚黑之術,必須先清除這個事實。

楚漢在榮陽對抗了好幾年,軍中缺糧食,都是蕭何轉運糧食補給關中,糧餉才不至於匱乏。再說皇上有好幾次逃到山東,都是靠蕭何保全關中,才能接濟皇上的,這才是萬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一百個曹參,對漢朝有什麼影響?我們漢朝也不必靠他來保全啊!

為什麼你們認為一時之功高過萬世之功呢?我主張蕭何第一,曹參其次。
劉邦聽了,自然是無比高興,連忙說:「好,好!"於是下令蕭何排在第一,可以帶劍上殿,上朝時也不必急行。
劉邦本是個大老粗,在分封諸侯的時候,將一些從前跟者他出生入死、身經百戰的功臣比喻為「功狗」,而將發號施令、出謀策劃的蕭何比喻為「功人」,所以蕭何的封賞最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劉邦寵幸蕭何,因此在安排人朝的席位上,高祖雖然表面上不再堅持蕭何應該排在第一,但鄂君早已經揣摩出他的心意。於是順水推舟,專撿好聽的話講,劉邦自然高興。鄂君因此被封為「安平侯」,封地也比原來多了近一倍。只因為鄂君在關鍵時刻厚著臉皮說的幾句話,使他一生享盡榮華富貴。
你身邊有沒有說假話的高人呢,你是討厭呢,還是喜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2271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