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中國老子天下第一,就是說最厲害的了,無人能敵,但這裡的厲害並不是說武功厲害,而是不管中外的學術界,還是中國統治者、民間百姓,無不崇尚老子的道德經,因此,時人總自豪地說:老子天下第一,並且唐朝以道家為主,在漢、唐時期影響最大,是唐朝的國教,尊崇老子為「聖祖」,萬教之祖,看到這裡,我們大概猜測知道,裡面是包含了一些政治需要的原因!但不管怎樣,老子天下第一慢慢形成了口頭傳說傳下來了。
在唐朝最後冊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封號在道教中沿用至今。縱觀中國歷史,一個人死後能得到如此殊榮,除老子及孔子,歷史上似乎再無他人。所以也從這裡道出了老子天下第一的的原因!這也從一個側面看出老子其人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
而為什麼孔子被稱為孔老二呢?孔子也對世界影響非常大,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
但孔老二之說還得從唐朝說起,在唐朝,道家為先,儒家為次,佛教為末;有人說這就是「老子天下第一」的來歷,而孔子只能屈居第二,故被反對者稱為「孔老二」,因佛教來自印度,所以中國人至今稱印度人為「阿三」。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詳細看看:
孔子叫孔仲尼,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間的排行順序,伯為老大,仲為老二,叔為老三、季排最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所以孔子排行第二也是有原因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一些問題,就有人覺得孔子的智慧不及老子,然後就這樣排第二了,其實本人覺得以這種缺乏論證的史事去排一二根本就是無稽之談,但確實道德經對全世界影響比論語大!但孔子也說了,三人行必有我師,所以不管孔子排第幾,肯定有他的師傅!這也是智慧!甘心做個千年老二!
而佛教排第三,這個簡直就是開玩笑了,但是我們可以想一下,為什麼剛好我們中國人叫印度人為三哥?知道的可以留言給我哦!希望不是和佛教聯繫起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