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中國很近的一個地方,中國人最受歡迎且離不開中國,現在要獨立

韓英倫| 2017-08-01| 檢舉

在人類這個族群中,爭鬥似乎從來都未停止過。人們為了土地、人口,為了共同的利益,集結在一起,征戰四方。而在中國的歷史上,這種現象表現的很明顯。夏,中國的第一個朝代,在它之後又有數百個朝代誕生。在這數百個朝代中,中國以強國的姿態凌駕於他國之上,一些小國家只能成為中國的附屬,今天要講的就是古時候依附中國發展的一個小國家---果敢。

今天的果敢已經不在屬於中國,而是和中國做起了鄰居,但是受中國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比如他們的學校教授簡體中文,華僑是華人族群中意識最強烈的華人等。而是什麼讓果敢的華人對中國擁有這樣的情懷呢? 在果敢,主要的民族是果敢族,而追溯歷史,果敢族的祖先其實大多數是中國的漢人 。這些人是如何來到這個地方的呢?這其中發生了什麼?接下來,讓我們乘舟逆歷史長河而上,去尋找答案。

中國歷史的底蘊是很多的國家無法相比。秦王朝的始皇帝開皇帝稱呼的先河,接下來的皇帝中,出色者甚多……而今天講的果敢與皇帝有著大關係。

一切都要從明朝時期說起。在明朝時期,中國國力雖然比不上以前某些時期,但也是很強大的,在中期它國力達到了頂峰。由於明王朝的強大,所以在當時,中國周邊的大多數少數民族不得不向明朝稱臣,接受「統治」。明朝對這些少數民族採用了各種方式來對其進行統治,而在當時西南這一塊地方,明朝採取了一種叫做「以夷治夷」的方法,並設立了管理機構來配合他們的管理。在當時,明朝統治的面積,已經到了現在緬甸的一些地區,可以說是非常廣闊。

在1593年,雲南發生了一件對於當時的明朝皇帝來說值得開心的事。他下達的收復蠻莫的命令在這一年得到了實現。當時的雲南巡撫在收復蠻莫之後,在邊界建築了八關,用以鞏固邊防。而這八關的關址距當時緬甸邊界都不太遠,為日後的危機埋下了伏筆。在蠻莫被收復之後,明朝對它的統治並沒有多久,僅過了幾年,緬甸便發兵,先後占領了八莫等地。講了這麼多關於明朝的歷史,接下來,我們就要講講與果敢有關的明朝皇帝了,更確切的說他是南明的一位皇帝,他,就是朱由榔。

南明是明朝的後續,在明朝的後期,內憂外患疊加在一起,明朝這條大船終於還是沉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明朝沒了之後,南明來了,然而沒有任何一位南明皇帝復興了明朝。

1658年3月,南明的皇帝朱由榔得到了大西軍的支持,豎起了反抗大清的旗幟。也是在這一年朱由榔退到了雲南,清軍的人馬緊隨其後,南明頑強抵抗無用後,不得不放棄昆明,逃向更偏遠的地區。在經歷曲折的道路後南明餘下的人退到了緬甸,朱由榔自以為大難不死,卻不知道危險即將來臨。

朱由榔沒有過幾年的安生日子,吳三桂就帶兵直逼緬甸,緬王莽白為保全自身,立即就將永曆帝出賣了,這一年,永曆帝長眠於地下,大清的皇帝解決了一大隱患。永曆帝死後,他的部下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有些人選擇了歸順,有的人選擇了逃亡內地,然而更多的人選擇了留在緬甸的北部地區。他們搶占了土著人的地盤,建立了一個縮小版的封建王朝,漸漸崛起,成為緬北高原的一顆明珠,這就是果敢的前身。

他們繁衍生息,之後甚至達到了數十萬之多,而中國古時的官僚體系也得到了延續,在這裡綻放了不一樣的光芒。如果你在1968年之前去到果敢,你會以為明朝還沒有亡國。你會看到老百姓穿著明朝風格的服飾,官員依舊使用這明朝的官制,讀書人敬仰孔夫子,習武者信仰關公,連明朝官話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留。這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不曾有過的,不得不讓人敬佩。

在今天,果敢到處都可以看到中國的影子,全國架有中國電信、中國行動網路,貨幣、語言、網絡……一切的一切都讓人看到了當時的中國對他們的影響。而且它也一直在反抗著緬甸,希望可以獨立。歷史都已經過去,明朝和果敢的一切也都將隨著時光埋在過去,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的會被人們遺忘。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167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