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國和家是很難分開的,正所謂家國天下,家家富強,國家怎會不富強,戶戶有禮,自然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家規是指同姓的一個族群制定併流傳下來的行為準則,如有名的《弟子規》和諸葛亮教育兒子的《誡子書》都是一種教育後代的行為準則,告訴孩子們什麼該做,努力做,什麼不應該做,絕對不能做。
當今社會,教育都是批量的,功績是偉大的,但批量教育的弊端也客觀存在,畢業後很多孩子知道怎麼做,卻不太了解什麼應該做,什麼絕對不能做,如果家長能從小給孩子灌輸一種深入骨髓的行為準則,孩子面臨選擇的時候或許能夠下意識的知道如何選擇。
歷史上家規的力量,造就山西,山東兩大宰相家族
「謹身節用,明刊孝經。謙虛自牧,喜怒不形」—《河東裴氏家訓》
主旨是「謹身節用」,這句話明明白白地刊登在《孝經》里。像諸葛武侯,一生謹慎,其豐功偉業如日月星辰,人所共見。有道德的人能夠承載更多的幸福,寬厚謙讓的人心靈能夠得到安寧。要謙虛謹慎,修身養性,不要把喜怒表現在臉上。
山西聞喜裴氏

拒統計,裴氏家族公侯一門,冠裳不絕。正史立傳與載列者,600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3000餘人。據《裴氏世譜》統計,裴氏家族在歷史上曾先後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與皇室聯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駙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謂「將相接武、公侯一門」。
山東琅琊王氏家族的6字家規:言宜慢,心宜善
山東琅琊王氏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35個宰相,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顯赫的家族,被稱為「中華第一望族」鼎盛於魏晉時期,史稱「王與馬,共天下」著名人物有王吉、王導、王羲之、王元姬等。
山東琅琊王氏

王氏六子家規相傳是西漢名臣,王氏先祖王吉在路過昌邑的時候一個老者給王吉的建議,王吉憑藉「言宜慢,心宜善」六個字平安度過了險惡的官場,最終安享晚年。
王吉受教

兩個家族的共同點是重視教育,告誡後代子孫要,謹言慎行,遵守道德規範,正如毛主席寫的,人若真能做到他老人家說的八個字「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何愁不能成才。
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

教育好孩子,我們不必崇洋媚外,何必去國外求經問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代名人輩出,若能吸取總結古人成功因素,何愁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1512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