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時太子李亨發動政變,誅殺楊族,沒有此人唐玄宗必死

在楊國忠及其姐妹作用下,太子一直被打壓,無法得到實際權利,因此太子對楊家早就恨之入骨。二者積怨頗深。

太子李亨發動兵變,誅滅了楊家勢力

天寶十五載(載,在當時就是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威逼長安,唐玄宗根據楊國忠的建議,決定逃往四川避難。當走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縣)時,將士們又累又餓,加之天氣炎熱,拒絕繼續前進。此時,楊國忠的政敵太子李亨、宦官李輔國和陳玄禮一致認為,除去楊國忠的時機已成熟,並由陳玄禮出面對將士進行煽動,說這場叛亂全是由楊國忠引起的,殺了楊國忠就可止息叛亂。

正巧此時,有20多名吐蕃使者在驛站西門外堵住楊國忠,向他討飯吃。此時士兵們立即將他們包圍上來,大喊:「楊國忠與吐蕃謀反!」藉機砍死楊國忠。隨後,楊貴妃也被縊死,楊國忠的大兒子楊暄以及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也一併被殺。楊國忠的妻子裴柔和幼子楊晞以及虢國夫人逃至陳倉(今陝西寶雞市),裴柔在竹林中讓虢國夫人用劍刺死自己。虢國夫人然後自刎而死。

馬嵬驛之變,太子李亨主謀,藉機除掉了楊族勢力,否則在楊國忠和楊氏姐妹的聯合下,太子李亨永無出頭之日。

禁軍首領贊同滅楊氏家族,而忠於玄宗,玄宗得以安全去西蜀

這裡提到一個人物禁軍首領陳玄禮,陳玄禮支持叛軍處死楊氏家族,事後卻仍舊帶頭向玄宗表示效忠。這確保了玄宗的人身安全。因此說沒有此人,唐玄宗必在叛亂中被處死。

那麼李亨一手策劃了兵變,誅殺楊氏,矛頭已指向了玄宗。玄宗入蜀不可逆轉,父子分道揚鑣也已勢在必行。李亨也不敢再隨玄宗西行,只能分道揚鑣,另謀發展。

天寶十五載,李亨抵達朔方軍大本營靈武。七月十二日,李亨在靈武城舉行了登基儀式。登基後,改年號為至德,並且將當年改為至德元載,玄宗被推尊為太上皇。當天,肅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報告這一消息。至此太子奪權就算成功了,這在歷史上是屬於典型的子判父的不孝行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147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