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出生時 福建巡撫正巧在他家屋檐下避雨 其名字與此相關

今年春節之後來到福建福州旅遊,在美麗的福州西湖公園湖畔,有幸瞻仰了清代抗英禁菸的著名民族英雄林則徐大型雕像。福州是林則徐的故鄉,232年前的1785年8月30日,林則徐就出生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

林則徐被公認為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他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官至一品。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抗英禁菸,並在虎門怒燒鴉片,一直被國人譽為「民族英雄」。

(林則徐)

翻看史料得知,原來林則徐的名字寄託了他父親的一項希望,他的出生含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史料介紹,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原名林天翰,字孟養,號暘谷,嘉慶侯官歲貢生,是當地的教書先生,於鄰居羅氏的地方開設書塾。而林則徐的母親陳帙,為閩縣歲貢生陳聖靈之第五女。林賓日陳帙夫婦一共生育十一名子女:長子林鳴鶴(早夭)、次子林則徐、三子林霈霖及八名女兒。

林則徐名字中的「則」,是學習、效法之意;「徐」卻是指的是當時福建巡撫徐嗣曾。林父將兒子的名字中寄託了要以巡撫徐嗣曾為榜樣的希望。這是為何呢?

傳說,林則徐出生時有一個不尋常的巧合。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那天,烈日炎炎。林賓日因妻子分娩在即,接生婆也進了門等待,他自己便去鎮上想買點龍眼等滋補品回家。

正巧,這天福建巡撫徐嗣曾從鄉下察看災情回衙,一群隨從擁簇在大轎前後左右,差役們鳴鑼開道。不想,正走著突然陰雲密布,雷聲炸響,頃刻間大雨瓢潑而下。徐嗣曾是個體察民情、關心手下的好官,他當即吩咐眾人快找地方避雨。可是這兒附近人煙不多,唯見山嶴邊有間破舊小屋,眾人趕忙簇擁徐嗣曾去檐下暫避。

突然,屋內傳出一陣嬰兒墜地的呱呱啼哭聲,正巧林賓日也在此時趕了回來。他見一位紅頂花翎二品大官居然站立在自己家屋檐下避雨,大吃一驚,也顧不得滿地水淋淋,匆匆跪拜。徐嗣曾雙手把他攙扶起來說:「古人云:『天生萬物,唯人為貴。』你家為大清國生了一個子民,說不定將來還是棟樑之材,不能拜、不能拜,本官還應該祝賀你才是哩!」

林賓日見這位巡撫大人和藹可親,全無半點官架子,內心十分感動。為紀念這次因天降大雨造成的奇遇,他興奮地給兒子取名為「則徐」,字元撫,又字少穆。因為林賓日知道巡撫徐嗣曾親民清廉,深得百姓敬仰,故希望兒子長大後能夠效仿徐嗣曾,做一個清官。「則徐」之名由此而來。

關於林則徐名字由來還有一則傳說,來自清代學者程恩澤的《題林暘谷年丈飼鶴圖遺照》詩及註解釋。程恩澤說,林則徐出生那天晚上,林賓日「夢中親見鳳凰飛」,這使他立即聯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類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為是吉兆,因此在給兒子取名「則徐」之餘,又給字「少穆」,「石麟」。

(福州林則徐出生地)

林則徐童年家境寒苦,但他得到開明的父親教導,家庭氛圍溫馨,童年是非常快樂的。鄰居常常聽到林家吃飯時的歡笑聲,探看之下,不過是十多個人津津有味吃著豆腐。後來,林家常以此事來教誨子孫要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

儘管林則徐家境寒苦,但是他父親林賓日非常重視啟蒙教育。由於林賓日幼時家貧,到十三歲才入書塾,常常被同學嘲笑,為免兒子和自己一樣命運,教書時便將四歲的兒子攜入塾中,抱在膝上,一同聽學。七歲時,林則徐七歲時已經熟練文體,在當時來說是非常早的。

林賓日教學方法不同於一般教書先生,他不只重追求學問,還注重品格修養;不求死背,不求體罰,循循善誘,讓學生循序漸進。在他教書的五十年當中,中舉或考上進士的學生多達數十人,但最傑出的還是自己的兒子林則徐。

據傳,林則徐八、九歲時,就在學堂上寫出了「海到無涯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詩句,震驚四座。當時,有人看到林家家境貧寒,曾建議林父給林則徐改業,但林賓日不許,他認為兒子日後必定飛黃騰達,名成利就。

堅持不懈的林則徐果然沒有辜負父親的厚望,嘉慶十六年(1811 年),他終於在26 歲赴京會考時,殿試高居第二甲第四名,選為庶吉士,授翰林編修,從此踏上了官宦之途併名垂青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132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