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系秦莊襄王之子。 他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始皇帝陛下一生都是傳奇。他生在趙國的邯鄲,身世成謎。民間曾傳說他是呂不韋的後人,不過此事不可考,多為演義。當年的引得萬人空巷的電視劇《尋秦記》中,對於此事演繹的更是神乎齊神,直接找了個替身當始皇帝。不過這都是小說家的說法,當不得真。
始皇帝在位期間一統六國,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始皇帝陛下創立的政治制度,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始皇帝晚年,愛好長生不老,喜求仙丹,為加強對原六國故土的統治,同時也為求取長生不老之法,多次東巡。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沙丘。
傳奇皇帝的一生也是個迷,很多人認為他如同後世的王莽一樣,其實都是穿越者。不然的話,如何會產生迥異於世人的想法呢?也因此始皇帝陛下一直都是影視劇的寵兒。不過在描述始皇帝陛下外貌時,卻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描述。電影《木乃伊3》中演繹的始皇帝陰險狡詐,身形猥瑣,而電影《英雄》中演繹的始皇帝陛下卻是相貌堂堂,儀表端莊。
其實,這也正好代表了史學界對皇帝陛下樣貌的兩端,美——丑。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了尉繚描述始皇帝的長相:「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郭沫若據此推出,蜂準——塌鼻子,長目——小眼睛,摯鳥膺——雞胸,豺聲——聲音尖細。關於豺聲有興趣的可以搜一下,豺的叫聲和小雞叫聲差不多,是「嘰嘰嘰」的叫聲,民間俗稱小雞嗓,大概就和某港星說話差不多。
按照郭沫若的說法,始皇帝陛下就是一個小眼睛塌鼻子雞胸,說話小雞嗓的男性。這幅長相實在難以符合國人對帥哥的描述——丰神俊朗。言下之意,始皇帝陛下是個醜八怪。
而另外持不同長相的則認為,尉繚本人也屬於史記中不可考之人物,所描述始皇帝陛下的長相不足為信。現世流傳的始皇帝畫像,通常來源於明代《三才圖會》。《三才圖會》中,描繪的皇帝陛下的長相,可是很俊朗的。
《三才圖會》:全書十四門一百零八卷,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物無所不包,所以取名「三才」。當年王圻王思義父子為撰寫《三才圖會》耗時十數年,但凡歷史上稍微有點名氣的人,父子倆都給做了畫像。不過因為工作量實在太大,所以畫工著實不佳,以至於所有的皇帝都長一個樣子。據傳,這是因為模特不夠,王家父子便以自己為模特畫了這些……
當然光靠畫像是不夠的,據漢代《禮維》記載,始皇帝陛下:虎口,日角,大目,隆準,長八尺六寸,大七。《禮維》是漢代書籍,此前在國內是沒有的,上世紀80年代才得以回國,至於怎麼去的我就不贅述了,都懂。
如果該書記載屬實,據《秦史稿》載,秦制一尺合23.1厘米計算,秦始皇的身高有1.98米。一圍約舊尺的5寸到1尺之間,7圍大約在1.20米左右。「虎口,日角,大目,隆準」,雍容軒昂,是相書中典型的帝王之相。如果記載屬實的話,那麼秦始皇是一個矯健魁偉的大男子。
那麼始皇帝陛下到底長什麼樣子呢?正如標題所說,挖開始皇陵能見到始皇帝長什麼樣嗎?很遺憾,不能。
史記中記載,始皇帝陛下「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趙高及李斯秘不發喪,下令立即趕回咸陽,「會暑,上轀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至「九月,葬始皇驪山。」
從史記中我們可以看出,始皇帝陛下七月份病逝,屍體很快腐敗並且散發出臭味,為了遮掩臭味往始皇帝陛下的車上放了大量的鮑魚來遮掩臭味。九月份的時候,才得以葬入驪山皇陵。通過現代法醫學我們可以得知,七月份的高溫季節,屍體白骨化只需要七天。而始皇帝陛下,七月病逝,九月才得以下葬。在沒有冰棺的那個年代,可想而知始皇帝陛下的屍體是什麼樣子了。
即使是挖開了始皇帝陛下的皇陵,恐怕我們能見到的也只有一堆白骨了。不過好在現代法醫學很發達,如果對始皇帝陛下的骸骨進行三維掃描,我相信是可以復原始皇帝陛下相貌的。
漢代美女凌惠平復原圖,凌惠平比馬王堆漢墓辛追還早100年。
到那時候,始皇帝陛下的樣貌必然可以大白於天下,從而結束幾千年的爭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1325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