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於1636年建立大清,1911年辛亥革命後建立民國,按皇室優待條例,大清國得以繼續存在,直到1924年11月馮玉祥將溥儀趕出紫禁城。清王朝終結後,皇族後裔分布在全國各地。
溥任(右)和長子金毓嶂
正支:「我們家的人都不姓愛新覺羅,」醇親王載灃長孫金毓嶂說,「都什麼年代了,姓那個有點兒古怪。」假設清王朝的統治仍未結束的話,他很可能成為皇帝。按照清帝遜位時的規定條款,愛新覺羅氏都採用其滿語中的「黃金」之意改姓「金」。
毓紫薇在家中
旁支:正支的皇族後裔很少自己冠以愛新覺羅氏,旁支的就喜歡這麼叫,尤其是在書畫界。比如:金毓嶂的遠房堂妹毓紫薇是一個畫家,除了「毓紫薇」這個名字,其他場合她又可能叫做*愛新覺羅·紫薇、愛新覺羅·毓肦和紫薇·毓肦。在瀋陽,有個年過六旬的滿族男人開了一家「愛新覺羅·德崇文化商行」,專門經銷清代傳統的文化工藝品,他自稱是皇族後裔,不過,家譜中的血統證據要追溯到努爾哈赤才可見到。
載澤
想復辟的:載澤生於1876年,後襲輔國公,進鎮國公,加貝子銜。他娶了慈禧太后二弟桂祥長女靜榮為妻,而靜榮的妹妹就是光緒帝的皇后,也就是宣統時代的隆裕皇太后。當清廷開始政治改革時,載澤,態度積極。到了民國,載澤暗中參與宗社黨的活動。晚年窮困潦倒,鬱鬱而終。與載澤經歷、結局相似的皇族,還有肅親王善耆。善耆生於1866年,堅決反對清帝遜位,後以宗社黨重要領袖的身份策動叛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1139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