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看此國如何三次單挑世界超級大國

阿富汗,位於亞洲中南的一個內陸小國。此國位置比較尷尬:阿富汗的北部與土庫曼、烏茲別克以及塔吉克接壤,東部與中國以及部分巴基斯坦控制查謨-克什米爾地區(有爭議)接壤,而南部則與巴基斯坦(中國的鐵哥們)接壤,西部還與伊朗接壤。是世界是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人口和可耕地面積嚴重不成比例。那它又怎麼和超級大國扯上關係呢?關鍵還是三次和它大戰。這得小編一一論述。

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和阿富汗的交鋒是在一八三九年,當時阿富汗剛剛實現統一,結束了內戰。但當時的英國殖民者卻想拉阿富汗入伙,還對它進行間諜活動。沒想到卻讓沙皇俄國捷足先登,阿富汗倒向了沙俄。英國就不願意了,於是發生了第一次英阿戰爭。這英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這軍隊戰鬥力可不是區區阿富汗可以抵擋的。一八三九年,英軍以三萬之眾,把阿富汗的一萬五軍隊打得落花流水,連多斯特·穆罕默德都逃了。然而,阿富汗人民並沒有放棄鬥爭,依據對地形熟悉,切斷交通。收復重鎮。在一八四二年,歷時三年半的第一次英阿戰爭結束。

第二次在一八七九年到一八八一年。英俄兩國在阿富汗南北兩翼不斷進行侵略擴張,將邊界向前推進直接與阿富汗領土接壤,對阿構成新的直接威脅。這次戰爭也是因為英國不能容忍阿與俄結盟,便以使團遭拒為藉口出兵侵阿。結果可想而知,在阿人民的英勇抗擊下,英殖民軍到處挨打,四處碰壁,被迫同阿富汗統治者簽訂妥協性協定,同意阿內政自主,但外交受英控制。放棄了侵占阿富汗的打算,全部撤出阿富汗。

阿富汗女兵

第三次則是在一九一九年,阿富汗國內安定,經濟復甦,民族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當時的阿改革派代表人物控制政權後,宣布阿富汗獨立,不承認任何外國特權,並採取聯蘇抗英的政策。英殖民者不想放棄它在阿已享有的特權,於是在阿邊境集結兵力,準備發動新的侵略戰爭。最後也以失敗告終。阿軍的英勇抗擊和印度解放運動的高漲導致英軍的處境困難,放棄作戰計劃。

阿富汗是的聯通亞歐兩大陸的走廊,控制了阿富汗相當於可以控制兩個大陸的陸上交通。當然阿富汗地處石油豐富的中東和礦產資源豐富的中亞之間,更加重了其在全球中的地位。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決定了它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英國、蘇聯和美國,都想將阿富汗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但歷史證明,沒有一個國家通過戰爭能長久的控制這個地方。一方面因為當地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因為其重要性,當一個國家占領阿富汗時,與之有利益衝突的國家會暗中支持當地的反抗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102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