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為證,這支被趕出中國的騎兵部隊,讓歐洲動亂了四百年

韓英倫| 2017-01-30| 檢舉

這是唐代詩人盧綸的作品《塞下曲》,雖非家喻戶曉,但一度被收錄進小學語文教科書里。

那些按照老師要求,苦著臉背誦這首詩歌的小學生,大概不會知道,詩歌的第二句「單于夜遁逃」,卻包含著一個史實:被漢朝趕出中國的北匈奴騎兵部隊,近400年向西遷徙,尋找生存之地,攪亂了歐洲。

匈奴是對漢族歷史影響最深遠的民族,讀懂中國歷史,尤其是戰國至唐宋時期的歷史,就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高鼻樑深眼眶的匈奴。

匈奴在東漢時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歸順漢朝,漸漸地在華夏大地生根開花,而北匈奴卻不肯就範。

北匈奴居住的漠北,氣候惡劣,土地貧瘠,不適合人類居住。而南匈奴、烏桓、鮮卑等北方民族,為了爭奪生存空間,也頻頻對北匈奴發起攻擊。

因此,北匈奴漸漸萎縮,力量慢慢削弱。

大漢帝國對北匈奴發起過四次摧毀式的攻擊,特別是東漢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漢家大將耿夔在阿爾泰山一線大破北匈奴。

北單于趁夜率殘部遁逃。

這就是《塞下曲》里的第二句「單于夜遁逃」。

那麼,北匈奴逃到哪裡去了?

北單于並沒有規劃好的方向,而是慌不擇路,向西逃跑。

破鼓萬人捶,北匈奴在被漢朝軍隊摧垮後,原先附屬的民族群起而攻之,無法在蒙古草原尋得立錐之地,只能追逐著蒼茫悲傷的落日,一路西逃,西逃。

游牧民族的生命力是頑強的,鬥志是不滅的。他們雖然是逃難者,但是一路走來,也成了征服者。

匈奴人發現,越往西走,地勢越低,氣候越宜人,牧草越豐腴,他們決定在遠離漢人的中亞建立再生自己的帝國。

公元4世紀中期,北匈奴人進入欽察草原。

欽察草原位於俄羅斯的西南部,伏爾加河下游,活躍著以冒險為樂,殺人為功的欽察人。但是,在流亡中百鍊成鋼的匈奴騎兵,摧垮了欽察人的戰車。

被俘的欽察武士被編入匈奴騎兵,匈奴騎兵增加了新生戰鬥力,更加彪悍。

20年後,匈奴騎兵繼續西遷。

這一次,他們不是敗走,而是侵略。,兵鋒直指哥特人。

數十萬匈奴騎兵貫甲提兵,揚鞭揮刀,向頓河和多瑙河的肥美草原進發。他們早就對這片適合人類居住的土地垂涎不已。

本來,貪婪就是他們的本性,掠奪就是他們的戰略。

374年,匈奴在大單于巴蘭姆伯爾的率領下,渡過頓河,風馳電掣地趕跑了東哥特人。

東哥特人逃到了西哥特人那裡,把匈奴騎兵引到了西哥特人居住地。

沒來得及逃跑的西哥特人,把美麗嫵媚的公主送給巴蘭姆伯爾,才活了下來。

匈奴騎兵繼續西進,西哥特人在流經今天的烏克蘭和摩爾多瓦的德涅斯特河,布下重兵,準備迎擊匈奴。

匈奴人趁夜渡河,從背後襲擊西哥特人。

西哥特人慘敗,數十萬軍民無家可歸,潮水般地擁到多瑙河沿岸。

西哥特人向羅馬帝國提出入境申請,表示願意做羅馬的順民,為羅馬戍邊。

羅馬帝國正為兵源發愁,允許西哥特人入境。

羅馬人說自己是西哥特人的保護神,西哥特人卻說自己是羅馬人的奴隸。

西哥特人無法忍受羅馬人的欺榨,起兵反叛。

西哥特人屢敗羅馬軍,羅馬人和西哥特人最後達成協議:羅馬允許西哥特在西巴爾幹劃地自治,建立了西哥特王國。

而羅馬因此元氣大傷,分為東西兩國:以羅馬城為首府的西羅馬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拜占庭。

那個叫耿夔的漢人不知道,他的一次奉命出征,讓「單于夜遁逃」,導致歐洲的版圖面目全非,而歐洲的古典文明也從此終結。

匈奴單于烏單得意忘形,遭到了東羅馬帝國的伏擊,軍隊慘敗,而他自己也丟了性命。

一代更比一代強,新的匈奴首領崛起,盧加大單于征服了東羅馬帝國的色雷斯和馬其頓,逼迫東羅馬帝國皇帝向匈奴帝國年貢350磅黃金,並在邊境向匈奴帝國開放互市。

盧加單于死後,他的兩個侄兒阿提拉和布列達共同繼承王位,各掌管一部分領土。

兩位單于更加了得,武力東羅馬年貢翻番,由350磅黃金上漲到700磅黃金。

445年,布列達單于詭異地遇刺身亡,而阿提拉成為匈奴帝國唯一的大單于。

阿提拉大單于把戰火燒到了北歐和東歐,匈奴騎兵的馬刀,一直殺到達尼爾海峽和希臘的溫泉關,直逼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

東羅馬被迫求和,向匈奴支付賠款6000磅黃金,年貢也由700磅黃金漲到2100磅黃金。阿提拉大單于在完成了對東、北、南的征服後,將矛頭指向了西羅馬帝國。

西羅馬人迎來了阿提拉派來的使者,也迎來了恥辱。

阿提拉要求娶西羅馬皇帝的妹妹荷諾利亞公主為妻,並要求西羅馬帝國拿一半的國土作為嫁妝。

這明顯是挑釁了。

阿提拉親率五十萬大軍,攻入高盧(今法國)。

這場戰爭,西羅馬遭受重創,最後乖乖送出荷諾利亞公主,才換得匈奴人退兵。

羅馬人眼睜睜地看著匈奴騎兵傲慢的離開,只義大利北部的一片廢墟。

阿提拉是不是希特勒一樣的戰爭狂人和軍事天才?

和希特勒一樣,阿提拉也喜歡美女。

從西羅馬退兵以後不久,阿提拉就迎來了一個美麗的春天。

踩著鮮花,阿提拉迎娶了一個十九歲的少女——東日耳曼少女伊爾迪。

新婚之夜,洞房之內時而烈日狂風,時而和風細雨,風光無限。

第二天,人們聽到新房之內傳來新娘驚恐的喊叫。

人們衝進去,看到阿提拉死在婚床上。

史料記載,阿提拉血管爆裂,血流進咽喉窒息而死。

阿提拉是死於癲狂的圓房,還是死於詭秘的謀殺,至今沒有答案。

阿提拉死後,他的兒子們為爭奪大單于之位,同室操戈,匈奴帝國瞬間崩潰。

而以前被匈奴人奴役的各民族,紛紛崛起,爭取獨立,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

歐洲的大亂,才剛剛開始。

而阿提拉死的這一年,在正處於南北朝亂世的中國,南朝宋的第三任皇帝劉義隆被太子劉劭弒殺,然後宋朝也陷於繼承權的爭奪戰之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089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