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300萬軍隊的世界第五強國,為何僅僅支撐了38天? 在二戰爆發以前,世界列強的排名是這樣的:美蘇德英法,這是世界前五強,其他國家很難超越。緊隨其後的是義大利,這個打醬油的國家。 第七名很意外,不是日本,而是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和西班牙分屬第八和第九。 法國擁有300多萬軍隊,是世界第五強國。但是在德軍的進攻之下,法國為何僅僅支撐了不到40天?

一、戰略布局的失誤,造成了一連串的被動
1939年9月,希特勒大舉進攻波蘭。波蘭最起碼是英法兩國在名義上的盟友,是其綏靖政策最後一塊遮羞布。德國進攻波蘭以後,英法兩國不得不對德國宣戰。 當時德國150多萬軍隊進攻波蘭,國內只有40多萬軍隊。此時德法邊境上的英法聯軍有100多萬。希特勒起初根本沒有料到英法兩國會對德國宣戰,因此他最擔心的就是英法兩國此時進攻自己。 不過英法兩國並非真心參戰,它們希望德國在占領波蘭以後繼續向東進攻蘇聯。為此100多萬軍隊在邊境上無所事事,這種奇怪的戰爭被稱為靜坐戰。 可是希特勒沒有這麼傻,德國與蘇聯已經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德國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行動,此時對於德國來說,它僅僅需要準備時間而已。

1940年夏天,在沉寂了幾個月之後,德國軍隊開始進攻西歐地區。當時法國高層認為德國會沿用一戰時期的老戰術,從比利時平原攻入法國境內。 為此,英法聯軍的精銳部隊進駐比利時,準備在比利時與德國決戰。但進攻比利時的德軍僅僅是一支偏師,德軍主力卻潛伏在阿登森林地區。 在德法邊境上有堅固的馬奇諾防線,德軍從正面很難攻克,為此德軍從阿登森林迂迴。法國高層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德軍穿越阿登森林時,只是因為道路艱難耽誤了時間,並沒有遇到防禦部隊。 在穿越阿登森林以後,德軍部隊迅速推進,德國閃電戰法發揮了作用。德軍突然出現在色當城下,法國方面措手不及,一切就像普法戰爭的重演。攻克色當以後,德軍開始向法國縱深挺進。

二、主和派的上台最終葬送了法國
面對危急的局面,法國總理雷諾命令法軍部隊反擊。法國軍隊還是很有戰鬥力的,法軍坦克部隊擋住了德軍。 法國軍隊沒有制空權,法國坦克成了德軍戰機的獵物,最終法軍的兩次大規模反擊全部失敗。前線戰局危急,法國首都巴黎的安全成了問題。 此時,法國總理雷諾任命魏剛為法軍總司令,同時任命貝當為副總理。這兩位老將都是一戰時期威名赫赫的英雄,雷諾希望他們能夠挽救法國。 可是雷諾萬萬想不到,這兩個人都成了主和派。他們認為「法國無力對抗德國,早晚都是失敗,不如趁早投降,這樣還能保住人民。」 他們的觀點得到了大多數內閣成員的支持,雷諾陷入孤掌難鳴的境地,最後他宣布辭職。貝當成為了總理,他開始與德國商討投降事宜。

認真的說,如果法國繼續抵抗,肯定不是這個結果。法國世界強國,擁有完整的國防體系,軍隊武器也不錯。如果法國堅決抵抗,美英兩國會幹什麼還很難說。 但是法國最終宣布投降,德軍兵不血刃的占領了巴黎,希特勒還在巴黎舉行了閱兵式。法國剩餘的170多萬軍隊向德軍投降,法軍將領戴高樂趁機逃往英國。希特勒對法國採取了一系列的報復,法國北部領土被直接劃入德國。 法國南部則被維希政府管理,貝當元帥唯希特勒馬首是瞻。義大利趁火打劫,占領了法國東南部。法國投降以後,把英國陷入十分孤立的局面,此時美國嚴守中立,英國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與德國死磕。不過好在英國是一個島國,這讓希特勒的陸軍沒有用武之地。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