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國奇人,一生履歷複雜多變,曾是晚清秀才。留學日本期間被選為留日學生總會幹事長,後又被推舉為留美、留日學生維護粵漢鐵路代表團總代表。在東京創立《中國新報》月刊,任總編撰。回國後成立湖南憲政公會,推舉為會長。宣統三年(1911年),清廷成立的「皇族內閣」中,任統計局局長。民國四年(1915年)在袁世凱政府學副大臣任內組織籌安理會,任理事長。民國五年(1916年)6月,踲入空門,化名「虎禪師」。民國十一年(192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國民黨。民國十八年(1929年)秋,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在上海租界因病去世。這般游離新舊社會,識人無數,政界高官到社會幫派龍頭,遁入空門到國共兩黨,君主立憲到民主共和,人生跌宕起伏,怎一個奇字描述,此人便是楊度。
楊度(1875年-1931年),原名楊承瓚,字皙子,號虎公、虎禪,又號虎禪師、虎頭陀、頊虎湖南省湘譚縣姜畲鄉石塘村人。
光緒十八年(1892年)考取秀才。次年(1893年),順天府鄉試舉人;二十年、二十一年,甲午科、乙未科會試均落第。會試期間恰逢公車上書,他亦附和,並認識了梁啟超、袁世凱、徐世昌等。
1895年,楊度21歲時,船山書院一代名儒王闓運親自到楊家招其為學生。
王闓運是一代國學大師,博通經史,尤其精通帝王之學。曾國藩消滅太平天國之後,大有「功高震主、天下歸心」之勢,王闓運曾曆數古代帝王誅殺功臣的故事,勸其當機立斷,反戈一擊,取清朝之天下。老謀深算的曾國藩一言不發,以茶水作筆墨,在書案上連連寫下「妄、妄」。
楊度在王門學了三年,門還有夏壽田、八指頭陀、楊銳、劉光第、劉揆一、齊白石等。不過他他醉心於王氏帝王之術,這對他以後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終其一生,他都在尋找自己命中的「真龍天子」,立志要去輔佐帝王成就曠世大業。這也是他堅持君主立憲的一個原因。
1902年,楊度不顧老師王闓運的反對,自費留學日本。在東京和孫中山就中國革命問題辯論數次,他不贊成孫的革命思想,堅持走君主立憲救國道路。
1905年,他為清政府載澤、端方等五大臣的出洋考察寫了考察報告。楊度從未去過歐美,可他卻寫出了《中國憲政大綱應吸收東西各國之所長》和《實行憲政程序》,他也因此被袁世凱、張之洞等人聯合保薦。楊度「精通憲法,才堪大用」,成為清政府關於「立憲」的權威人士,也成為後來袁世凱的重要謀臣。楊度也找到了他一直尋找要輔佐的「帝王」——袁世凱。
袁世凱出山之後斡旋南北議和,楊度利用他在日本留學、與革命黨人關係密切的身份,幫助袁世凱分化南方革命黨陣營,最終促成袁世凱當上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也對楊度十分敬佩,曾命人送匾額一塊,上書「曠代逸才」四個大字,真是無上榮光。
他為袁世凱稱帝鼓吹。袁世凱對其恩寵有加,並親自賜匾題字,稱他為「曠代逸才」。洪憲帝制一出台,便遭到全國上下的唾罵聲討,在家鄉被罵為漢奸,他先前的好友梁啟超稱其為「下賤無恥、蠕蠕而動的嬖人」。次年6月,袁世凱卒,臨死前大呼「楊度誤我!」。
黎元洪繼任總統,發布懲辦通緝帝制禍首令,他列第一名。袁世凱死後,楊度心灰意冷,踲入空門,在天津、青島外國租界閉門學佛,在出世、超脫的佛學中重新思考人生、反省過去。以「虎禪師」為名寫了不少論佛的雜文和偈語。
君主立憲失敗後,他的政治主張逐漸轉向民主共和。十一年(1922年),陳炯明叛亂,他受孫中山委託,作為中山特使,通過夏壽田遊說吳佩孚,制止吳佩孚援陳,幫助孫中山度過政治危機。孫說:「楊度可人,能履行政治家諾言」。192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國民黨。孫中山特電告全黨,稱楊度「此次來歸,志堅金石,幸勿以往見疑」。
而就在此期間曾有傳言稱他北伐期間見到毛澤東後曾預言,得天下者,此人也。
1928年寓居上海,佯以賣字畫為生,為杜月笙門下「清客」,為共產黨提供過不少情報。 加入中國互濟會,捐助過一筆不菲的經費。楊度的最後的一篇文章是為杜月笙寫的《杜氏家祠記》。楊度認為杜月笙是俠而儒的人物:「予初聞杜君名,意為其人必武健壯烈,意氣甚盛;及與之交,則謙抑山下,恂恂如儒者,不矜其善,不伐其能。人嚮往之,其德量使然也」。
楊度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之時,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潘漢年介紹,伍豪(周恩來)批准,秘密入黨,與周單線聯繫。他的黨員身份鮮有人知,直到四十多年後周恩來病危時才公之於世。1975年冬,周恩來在重病和王冶秋談話時說,他特別提到了楊度晚年參加共產黨一事:「他晚年參加了黨,是我領導的,直到他死。」
民國二十年(1931年)6月,杜月笙在浦東的家祠落成,楊度寫了一篇《杜氏家祠記》,杜月笙十分依重楊度,請其擔任落成典禮文書處主任,楊度感恩知遇,朝夕忙碌,事必躬親。杜月笙也很關心楊度,知他鴉片癮奇大,特囑人預備一副菸具,一張煙榻,好讓其忙中過癮。但終究近六十歲的年齡,又有肺病、胃病在身,楊度忙累之後,舊病復發,回家兩個多月後,便在上海租界因病去世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