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姓氏排名出前四,但後代超兩億,連祖墳都由新加坡華裔修建

今天小編將給大家介紹一個姓氏,雖然這個姓氏在中國的總人數沒能排進全國前三名。但是它的影響力依舊很大,目前在全球的人數竟然達到2億多人,而且連這個姓氏的祖墓都是由東南亞的一個華裔捐資建造的,這個姓氏就是陳姓。

陳姓得姓來源於陳胡公,此人是舜帝第33孫世孫,他原本姓媯名滿。媯滿的父親遏父,當年武王伐紂時曾幫助製造了大量陶器幫助周武王,為周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

媯滿建立陳國之後,勵精圖治,在他的治理下結果陳國雄踞十二大諸侯國之列。媯滿死後,周武王以國賜姓,稱他是陳胡公,結果陳胡公就成為了陳姓得姓的始祖。

至於周武王為什麼封媯滿?據《左轉》記載,這裡面有兩個原因:一是他是堯舜的後裔;二是媯滿的父親遏父是陶工(即主管製造陶器的大臣)。當時陶器是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因此遏父受到周武王的倚重。為了表達感激之情,公元前1046周武王追封先賢遺民時,將遏父的兒子媯滿,封於陳地,國號為陳,建都於宛丘,並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媯滿。

目前陳氏後裔的人數達到了2億多人,遍布全球各地。「陳氏遍天下,淮陽是老家」、「陳氏上億萬,始祖皆胡公」已經成為目前全球陳姓的共識。陳國從媯滿受封到公元前478年楚惠王殺掉陳愍公為止。陳國歷經25世,延續了567年。

陳姓氏族在春秋中期分脈出田姓。陳厲公時,陳國發生了一場爭奪君位的內亂,內亂中陳厲公之子陳完出逃齊國避難,為避禍而改為田姓,陳完是田姓的始祖。而且由陳姓派生的姓氏有胡、田、袁、孫、王、車等四十九個。

陳胡公去世時,恰逢葬俗「墓而不墳」的年代。所謂的「墓而不墳」就是挖了一個墓坑,上面沒有墳冢。但是為了對陳胡公的祭奠,陳國的大臣們在墓地上面修建了祭奠的建築。

據史籍記載,陳胡公的墓地是用鐵汁澆鑄而成的,因此又被稱為陳胡公鐵墓。如今的陳胡公墓地已經修建成墓園,它位於河南省東南部淮陽縣風景秀麗的龍湖岸邊,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陳氏後裔前來祭奠先祖。

1995年,為了表達對先祖的懷念之情,新加坡著名的企業家陳永和先生捐資重新修建了陳胡公鐵墓。目前當地政府為了方便海內外陳氏尋根祭祖,已經征地600畝,修建了胡公墓前廣場、石牌坊、神道、石雕、石橋、陳王花園、陳氏書院、胡公碑林、胡公祠堂、配殿等陵園設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013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