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俄羅斯無人敢惹? 蒙古人曾統治他們250年!

說起俄羅斯,大部分人都會想到「戰鬥民族」這個名詞,然而曾經的俄羅斯卻被蒙古統治了250年,說出來你一定不敢想。

蒙古人對俄羅斯人的進攻始於1223年,蒙古西征軍的一支由速不台率領攻入南俄羅斯地區。基輔大公穆斯提斯拉夫·羅曼諾維奇組織南俄聯軍迎戰,在卡爾卡河畔遭蒙古人突襲,幾乎全軍覆沒。十多年後蒙古大軍再次西征,此次遠征作了周密準備。

1235年蒙古庫里爾台決定西征,窩闊台盡遣各王公和千戶長,百戶長的長子出征,「長子出征呵,則人馬眾多,威勢盛大,聞說那敵人好生剛硬,我兄察阿歹謹慎的上頭,所以教長子出征,其緣由是這般」。這次西征共出動蒙古和突厥軍隊約十二萬,由拔都任總指揮,實際的統帥是速不台。

1237年秋蒙古大軍攻入俄羅斯境內,首先圍攻大城梁贊,梁贊堅守數月,於12月21日陷落,蒙古人大肆屠城。

1238年蒙古人繼續進攻,相繼攻陷莫斯科,弗拉基米爾等城市。此次蒙古人由北翼進攻俄羅斯,最終目標是征服北方最強大的諾夫哥羅德共和國,但這一目標沒有達到。蒙古大軍雖一路攻城略地,但遭到的抵抗非常激烈,每一步進展都要蒙受損失,光是小城科澤爾斯克就抵擋了蒙古人五十天才陷落。俄羅斯人的英勇抵抗終於贏得了時間,隨著冬季臨近,軍旅疲憊,道路日漸泥濘,繼續進攻已不可能,拔都只得命大軍退回頓草原休整。

1240年初蒙古大軍再次進攻,這次的進攻目標是南俄,蒙古人勢如破竹,大城基輔於年底陷落。

1241年拔都分兵進攻,北路大軍深入中歐,攻掠加利西亞和波蘭,在捷克受挫後南下與南路大軍匯合。南路蒙古軍大敗匈牙利人,在多瑙河草原上大肆劫掠,遠達亞德里亞海岸,最後於年底開始撤離歐洲。北路蒙古軍隊依然在活動,直到1242年夏被捷克人擊敗後才退回伏爾加河草原。

1243年,拔都(成吉思汗之子)征服俄羅斯。蒙古對俄羅斯的統治由此開始,直到1480年告終。

13世紀後期,金帳汗國對俄羅斯的統治曾一度加強。1257年,金帳汗下令清查戶口和土地,作為直接徵稅和派役的依據。他還任命十戶長、百戶長、千戶長和萬戶長,形成奴役、壓迫俄羅斯人民的嚴密組織,俄羅斯人稱為「上帝之鞭」,即「八思哈」制度。

在俄羅斯民眾的激烈反抗下,金帳汗不得不把直接徵稅改為間接徵稅。13世紀末,大汗把徵稅事務委託俄羅斯王公代管。14世紀初,「八思哈」制度被廢除。

在統治俄羅斯期間,蒙古人並沒有摧毀俄羅斯各公國原有的政治結構,而是在伏爾加草原上繼續其遊牧生活。金帳汗依靠各王公統治俄羅斯人民。特別是在試行「八思哈」制度失敗後,間接統治日益成為蒙古人的主要統治方式。

14世紀下半期,莫斯科繼續發展和擴張,基本上統一了東北羅斯。這有利於俄羅斯爭取民族獨立的解放鬥爭。而金帳汗國的力量卻日趨衰落。1359年—1380年,蒙古帝國處於「大混亂」時期,政局動盪,內外交困。

蒙俄雙方力量對比的變化,為俄羅斯人爭取民族獨立提供了機會。1378年,金帳汗國的馬麥汗在暫時平息內亂後,便派王公別吉乞率軍討伐莫斯科,不料為底米德里大敗。莫斯科公國贏得了首次反蒙戰爭的勝利。1380年,金帳汗國與立陶宛聯盟,議定從東西兩面夾擊莫斯科。馬麥汗親率蒙軍五六萬,進逼頓河。底米德里審時度勢,決定先集中兵力與蒙軍決戰。9月6日,雙方在頓河西岸庫里克沃平原展開廝殺,蒙軍慘敗,馬麥汗隻身逃走。庫里克沃戰役,對於俄羅斯人擺脫蒙古統治的鬥爭,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由於這一戰役的勝利,底米德里被人民譽為「頓斯科伊」。

但是,在1382年,蒙古軍隊偷襲莫斯科,底米德里猝不及防,不得不再次臣服於金帳汗。此後蒙古統治日趨鬆弛,俄羅斯人民已經看到獨立的曙光。

裝備精良的 金帳汗國騎兵 甲具有明顯的東歐風格

在之後的一百年里,莫斯科公國始終致力於俄羅斯的統一事業,統一已經是大勢所趨。相反,金帳汗國卻走上了基輔羅斯的老路,在封建化的進程中走向解體。進入15世紀,它分裂為大帳、喀山、克里米亞、阿斯特拉罕和西伯利亞等封建汗國。

至此,俄羅斯與蒙古帝國已經完成了角色互換,前者由分裂衰弱走向統一強大,後者則由統一強大走向分裂衰弱。1480年,金帳汗國則同位於俄羅斯西方的立陶宛國王相約,聯合進兵莫斯科。伊凡三世一面頑強抵禦,一面策動盟友克里米亞汗國分兵進擊波蘭和金帳汗國的後方。當大戰一觸即發之際,伊凡三世卻突然喪失取勝的信心,逃離前線。在受到各方責難的壓力下,才戰戰兢兢返回前線。由於克里米亞汗進兵波蘭南部,牽制住了波蘭立陶宛軍隊,使金帳汗國的阿合馬汗慌忙撤師回防,這樣伊凡三世才僥倖不戰而勝。俄羅斯從此擺脫了長達200餘年的蒙古統治,重新獲得獨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004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