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提到姓,很多人會聯繫到《百家姓》。《百家姓》是一篇關於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獻記載,成文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68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124個。對於《百家姓》中的姓氏,很多都源自於一個姓,也即姬姓。對於來自黃帝的姬姓,直接衍變出周姓、吳姓、鄭姓、王姓、魯姓、曹姓、魏姓等411個姓。基於此,姬姓成為中國最牛的姓,也即名副其實的「萬姓之祖」。那麼,中國第二牛的姓是哪個?
一
對此,就中國人來說,也被稱為「炎黃子孫」,「炎黃」指的是炎帝和黃帝。對於黃帝的姬姓,直接衍變出周姓、吳姓、鄭姓、王姓、魯姓、曹姓、魏姓等411個姓。而對於炎帝的姜姓,也是很了不起,共有102個姓氏由姜姓繁衍而來,包括呂、許、謝、紀、丘、盧等64個單姓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公牛等38個複姓。所以,如果說姬姓是中國最牛的姓,那麼姜姓無疑是第二牛的。正是因為中國人們使用的姓幾乎都源自黃帝的姬姓或者炎帝的姜姓,所以稱為「炎黃子孫」。
二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對於炎帝這個稱號的來源,傳說是由於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就姜姓的來源,相傳是因為炎帝部落的活動範圍在黃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說是今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一說是今寶雞市岐山縣的岐水。)一帶時部落開始興盛。在炎帝之後,其後裔姜子牙因為在西周建立上立下大功,所以被分封於齊地,並建立齊國。到了戰國時期,齊國的姜氏被田氏取代,姜氏子孫分散,有以國名為氏是齊氏,或以姓為氏是姜氏。
三
在先秦時期,姜姓活動的地區主要是甘肅和山東。在秦始皇建立秦朝後,姜姓在河南靈寶的函谷關以東地區逐漸發展壯大,之後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三國和南北朝時,姜姓已經在秦川隴、魯皖蘇浙地區蔓延開來,但其人口中心仍在陝西和山東。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蜀漢大將姜維,姜維是天水郡冀縣人,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多次北伐中原。唐代有兩位姜姓宰相,除祖籍甘肅蘭州的左相姜公輔外,還有唐高宗時宰相姜恪。
四
最後,南宋有饒州鄱陽人、著名詞人兼音樂家姜夔。同時,在這一歷史階段,還有濠州人、抗元名將姜才。而就現在來說,姜姓名人有姜昆、姜文、姜武等。總的來說,姜姓還是今天中國的許多姓氏如呂姓、謝姓、齊姓、高姓、盧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另外,相對於李、王、張、劉、陳等人口較多的姓,現在的姜姓人口相對較少。根據2010年的數據,姜姓在人口姓氏中排在第60位,約有人口481萬,占全國人數的0.37%左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9967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