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宇:爺爺毛澤東釜底抽薪"逼"毛澤民鬧革命

「我寫這部書,不僅僅是歌頌毛澤東家族的英烈們的事跡,而是想要通過我們家族的奮起與遭遇,來書寫一個革命的家庭,是怎樣棄小家、為大家,舍己忘我,投身革命,並最終取得勝利的。中國人向來有家國之思,有國才有家,我們毛家,便是中國革命道路上千千萬萬愛國家庭的縮影。」

——毛新宇

駐京記者柯立

12月26日是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誕辰123周年,毛主席唯一嫡孫毛新宇將軍的新書《毛澤東三兄弟》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當天與讀者見面。

毛新宇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從2013年前後,《毛澤東三兄弟》這本書和36集同名電視劇的拍攝,傾注了我大量的感情和心血在裡面。我想讓大家從另外一個側面、一個窗口,了解我爺爺這個革命家庭。」

26日,毛新宇將軍在《毛澤東三兄弟》新書發布會上致辭

多寫一寫我們毛家的烈士

毛新宇向長江日報記者介紹了寫這本書的緣起:「我從上中央黨校開始研究毛澤東的生平事跡,畢業以後,我在中央黨史研究室工作,特別是到軍事科學院工作以來,我陸續寫作、出版了一些關於我爺爺和親人的書。」

隨著年齡增長,毛新宇對家族的理解更加深刻,寫作心態也更加成熟。「我父親是2007年去世,母親邵華2008年病逝,我也寫了一些關於他們的文章。這些文字發表以後,很多人讀了很受感動。朋友們建議我多從家庭的角度來寫我的家族,我接受了這個建議。我想繼續多寫一寫我們毛家的烈士,尤其是大家不太熟知的烈士。比如我爺爺的兩個弟弟毛澤民、毛澤覃,還有一位毛澤建烈士,是我爺爺的堂妹,是我們黨為數不多的早期的紅軍女游擊隊長,最後犧牲在湖南衡陽。這些烈士們,我最近陸續打算都要寫。」

毛新宇自豪地說:「毛家的直系親屬有六個烈士,楊開慧家犧牲的烈士有十幾個,這在中國和世界史上是不多見的,我為我的家族感到自豪!」

圖為1919年毛澤東(右一)與弟弟毛澤民(左二)、毛澤覃(左一)和母親文素勤合影

部分家族合照首次曝光

《毛澤東三兄弟》一書中,200餘幅珍貴歷史照片展現了毛澤東及其親人的生活細節。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管士光表示,書中披露的內容如韶山黨支部的創立情況、秋收起義前的種種情形、楊開慧與毛澤東的分離、楊開慧及毛澤建的犧牲、毛岸英三兄弟的流浪、中央蘇區國家銀行的建立、陝北石油礦的開採、毛岸英回國後的情況等均有細節支撐,敘述鮮活。書中隨文插圖,如部分毛澤東延安時期的照片,毛澤東家族合照,毛岸英的照片,毛岸青、邵華、毛新宇的照片以及部分歷史照片均為首次曝光。

《毛澤東三兄弟》一書中介紹了毛家三兄弟的深厚感情。毛新宇說:「我爺爺勸他幾個兄弟跟他一起離開韶山出去鬧革命時,採取了釜底抽薪的做法。因為他的大弟弟毛澤民不喜歡出山、喜歡在家種田,我爺爺把土地分給農民、把契約燒了,終於把毛澤民同志帶出來了。寫書過程中,我之所以掉淚,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毛澤民烈士。毛澤民最初是不願意捨棄土地、不願意走出家革命的一個人,後來信服了大哥給他指的革命道路,成長為金融專家,在新疆,面對盛世才的屠刀,他如此堅定,最後毫無畏懼地英勇就義。最早跟我爺爺出來革命的是他小弟、我的三叔祖父毛澤覃,他成長為英勇無畏的紅軍師長。毛澤覃烈士在紅軍長征以後,留在南方堅持游擊戰爭,由於叛徒出賣,被國民黨部隊槍擊犧牲。」

作為領袖的後代,寫這本書跟歷史研究者的心態有什麼不同?毛新宇說:「這本書我寫得非常動情,寫作過程中不存在『為親者諱』的心態。除了難以割捨的親情以外,我更是作為一個黨史研究工作者,抱著客觀公正的態度,如實反映家族的革命歷史。」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在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圖為1919年毛澤東(右一)與弟弟毛澤民(左二)、毛澤覃(左一)和母親文素勤合影來源/《毛澤東三兄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9469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