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信賴的謀主,直到死為止,他的計策100%成功

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曹操人才很多,無論是武將還是謀臣,基本上超過了劉備和孫權。論到曹操的謀主,基本是荀攸和郭嘉兩位擔任了,而郭嘉則更讓曹操信賴與喜歡,可惜郭嘉英年早逝,不然後期的發展或許更佳,即便如此,郭嘉直到死為止,他的計策100%成功。今日,不妨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這位號稱「鬼才」的郭先生。

且說,當年被呂布打跑的劉備投奔曹操,曹操有心除掉,但郭嘉認為劉備有虛名,所以不能殺掉劉備、以免阻礙天下英士投曹。聽起來很像是放虎歸山的臭棋,可是,郭嘉也補充說「劉備不甘為人之下,宜儘早處理」,那麽,已不能殺、又不能放,基本軟禁了劉備,導致劉備在曹操那邊,只能種菜。

曹操之後攻呂布,呂布退守,曹操攻不下,打算退兵,荀攸和郭嘉勸說:「呂布有勇而無謀,現在三戰皆北,已無戰意,而陳宮雖然很有謀略,但是主意拿得慢,應趁此急攻。」

想來想去,郭嘉憑藉當時的暴雨天氣,想出了水淹下邳之計,於是灌水入城,城潰,生擒呂布,三國公認的第一武將,就這樣結束了。

曹操跟袁紹一觸即發之際,曹操就派朱靈和劉備去討袁術,阻止袁術跟袁紹會合,郭嘉馬上勸阻曹操不要輕易放劉備出去,之後就如大家所知,劉備沒再回來了。劉備背叛殺了徐州刺史車胄,說就算曹公親自來也不怕;同時,曹營又收到另一壞消息,說江東孫策打算偷襲許昌。劉備那時候就是奶粉,一衝就散,這大家都知道,問題是劉備看準了你倆要開戰,袁紹就在對面,東征徐州好歹一兩個月跑不掉,劉備賭曹操分身乏術,怕袁紹趁機南下而不敢拿劉備他怎麽樣。

結果郭嘉一句話:「打!」

同樣,郭嘉也看準了袁紹決策遲鈍,一定不會這麽快就來的,於是曹操親征,俘虜關羽以及劉備等下屬的家眷,劉備逃到袁紹那裡,關羽投降了曹操。

至於孫策那邊,郭嘉就一句話:「不用理他,孫策太急進一定顧人怨,而且他又不自愛喜歡出獵,早晚會被刺客幹掉,來不了的。」這個實在太神奇了,連裴松之也提出了質疑。郭嘉認為孫策喜歡獨來獨往,遲早有一天會被行刺,這個判斷無疑是非常高明的,問題是,你怎麽知道孫策會在哪一天的哪裡,被哪一個人行刺啊?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孫策真的被刺客刺殺了,估計很多人都懷疑刺客就是郭嘉派過去的。

官渡之戰,袁紹敗了,曹操開始超過了袁紹,袁紹不久病逝,曹操乘勝追擊,一路把袁軍扁到黃河以北,這時候曹軍眾將肯定是志得意滿,準備一口氣把整個河北全部吞下來,結果郭嘉說話了:「不要打了,我們假裝回頭去打劉表吧!」乘勝追擊不是最粗淺的兵法嗎,為什麽郭嘉偏偏反其道而行呢?他的理由也很簡單,袁紹死前根本沒處理好死後繼位的問題,現在是被我們逼得急了不得不聯手,等我們一走他們一定馬上打起來,這就是「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的道理。

這次郭嘉的意見看起來正常多了,大概也沒什麽人反對,曹操就採納了,果然曹操前腳剛走,袁譚、袁尚兄弟自己就打起來了,想死也不是這樣的;袁譚不敵,居然求助於曹操,曹操渡河大破袁尚,回頭順手把袁譚一起幹掉了。

曹操打跑袁家之後,決定遠征烏丸。有很多人認為袁家已經沒什麽影響力了,不需要勞師動眾遠征,更多人擔心的是劉備就在新野,萬一舉傾國之力遠征,被劉備開後門怎麽辦?郭嘉的一句話,又瓦解了反對派的意見:「劉備現在受到劉表節制,劉表這個人啊,跟鄉民一樣只會打嘴炮啦, 他自己知道自己駕馭不了劉備,不可能託付他什麽重任的, 主公你儘管去吧,後面留幾個稻草人嚇嚇他們就夠了啦。」這次當然也不例外,劉表果然沒有同意劉備趁機偷襲許昌的建議。

遠征軍到易州時,郭嘉又提出一個非常大膽的建議,曹軍遠征塞北,糧草一定帶得不少,但是帶太多輜重對行軍速度非常不利,於是郭嘉建議曹操拋棄輜重輕兵急襲,絕對可以收到偷襲的效果。從曹操傳的記載,可以看出這一場千里奔襲絕對不是想像中的那麽輕鬆,拋棄輜重完全是破釜沉舟的打法,要是情況稍微不利甚至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但是郭嘉就是敢賭,曹操就是敢聽,率全軍穿越五百多里的山路,這樣的膽識,不輸給拿破崙在馬倫哥戰役中翻越阿爾卑斯山的氣魄;

整個三國時代大概只有鄧艾干過類似的事,當然最後結果也都是好的,不過鄧艾滅蜀的運氣成份實在太大。也就是在遠征烏丸的途中,郭嘉不幸病逝。

直到郭嘉死為止,他的計策都100%成功,這也就是郭嘉「鬼才」之稱的證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817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