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唯一的「太閤」,狂妄到還沒打中國就已經想好怎麼分地

現在不少國人都不了解日本的歷史,總覺得日本群島那麼小的一塊地方,是出不了什麼英雄豪傑的。可是我們也知道,日本的歷史有幾千年,一個地區要想長久不出英雄也是不可能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個在日本家喻戶曉的梟雄——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這個名字對於我們來說可能也不是很陌生,我們多多少少都在雜誌或者影視劇中聽到或看到過這個名字。有熟悉他的人還知道他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同中國的諸侯),是繼織田信長後日本又一實際統治者。

豐臣秀吉在日本國內有著極高的地位,舉個例子,日本古代有一個「太閤」的稱號,是攝政關白讓渡職位之後的專有名稱,可是現在你問任何一個日本人太閤是什麼意思的話,他肯定會說「太閤」指的就是豐臣秀吉本人。

豐臣秀吉做過關白,關白在日本就相當於丞相,但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丞相,這個丞相的分量相當於三國時期曹操的那個丞相。能做到這個位置的人都掌握著日本實際上最大的權力。

而豐臣秀吉卻可以在這些人中脫穎而出,一個人壟斷一個尊號,這是很難得的。就連豐臣秀吉的母親也壟斷了「大政所」(大政所就是關白的母親)這個稱號,可見日本人對於豐臣秀吉的崇拜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豐臣秀吉出身於一個底層武士家庭,後來跟隨織田信長一路征戰,慢慢地在織田家有了一席之地。本能寺之變中織田因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謀反而被迫自殺,豐臣秀吉趕來後大敗明智光秀,在之後的清洲會議上得到大部分舊臣支持,成為織田家實際的掌控人。

雖然自己當了一把手,但是你畢竟還是織田家的臣子,而且當時豐臣的勢力還不足以自立,所以他就立了織田信長的孫子為織田氏家督。因為這件事,豐臣又和織田家的人及那些舊臣乾了一仗。

沒想到因禍得福,豐臣掃平了織田家的舊勢力,之後的「四國征伐」更是讓豐臣登上了關白的寶座,連年的征戰,使得豐臣基本上統一了日本全境,國內沒有阻礙之後,豐臣就準備把手伸向亞洲大陸了。

此時的豐臣秀吉可謂是十分的狂妄,戰爭還沒打,豐臣就已經想好戰勝之后土地怎麼分了。按照他的設想,戰爭勝利后豐臣秀次(他的養子,本來是他的接班人,但是後來因為幼子的出生而被逼自殺)為大唐(中國)關白,日本關白由羽柴秀秋或宇喜多秀家擔任,朝鮮則交給羽柴秀勝或宇喜多秀家統治。

理想總是很豐滿的,但是現實卻不是這樣,豐臣打朝鮮打的還可以,差點就滅國了。但是朝鮮雖小,但他背後的大明卻不是好惹的,大明這時候看到日本都快打到自己家地盤了,這還得了。行了,咱們也別看著了,一起上吧。

於是大明軍隊進入朝鮮,經過平壤之戰,打的豐臣只剩6000餘人,要知道豐臣出征之前那可是號稱20萬的大軍,這時候豐臣只能和大明和談。

不過不和大明打不代表不和朝鮮打,豐臣並沒有徹底從朝鮮撤軍,甚至直到他死後他的部隊仍在朝鮮作戰,可見豐臣對於征服大陸的決心有多強了。

1598年,豐臣去世,他5歲的幼子豐臣秀賴上位。為了防止德川家康篡位,豐臣死前就制訂好了顧命大臣制度,設立了五奉行和五大老來制衡德川。

德川家康

此時的德川就像康熙朝的鰲拜吳三桂結合體一樣,身居高位還手握重兵,在前田利家(同康熙朝的索尼)去世後,更沒有幾個人可以制約他了。

秀賴沒有康熙的才能,他的母親淀殿也沒有孝莊的老練。淀殿接連走的幾步臭棋更是直接把秀賴推到了火坑,終於在1615年豐臣秀賴和淀殿在大坂城內切腹自殺。

影視劇中的淀殿

而此時的德川家康已經72歲了,一年後他就去找豐臣秀吉了。可就是德川這多活的一年,換來了德川幕府265年的天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772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