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80周年 楊虎城為何慘死 次孫楊瀚重磅揭秘!

1949年12月11日早晨,重慶市軍管會接獲通報,戴公祠附近的狗兒連夜叫個不停,還一直在某個地點翻土,怕是地底下有什麼不尋常的掩埋物。

軍管會相關工作人員,帶著十幾名工人以及《大公報》、《新民報》的記者,來到歌樂山松林坡一個長約兩丈、寬約五尺的花台邊,花台上滿是泥土,靠左的這一頭泥土鬆動,疑似前不久被翻動過。

一聲令下,工人們開始挖掘,挖著挖著竟然挖到了一具屍體,雙手、雙足被繩索綁著,嘴上被蒙著白色布巾,面部肌肉因強酸腐蝕早已不完整,額頭見骨,鼻尖也已經塌毀,明顯是慘遭殺害的跡象。經過初步確認後,這具無名屍正是軍管會在尋找的楊虎城!

他為何被殺?又為何被棄屍山野?

楊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

自幼家貧,刀客出身。1915年參加陝西護國軍,屢立戰功,終至17路軍總指揮、陸軍二級上將,陝西省主席,勢力遍布於陝甘兩省絕大部分地區。

1936年12月,蔣介石當時到西安監督張學良、楊虎城「剿共」。但楊虎城和張學良卻聯合發動兵諫,扣留了蔣介石及隨行的國民政府軍政核心要員,要求停止一切內戰準備抗日,並且改組國民政府等八項政治主張,這就是世人所熟知的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張學良護送蔣介石回南京,事變畫下句點。1937年3月,蔣介石召見楊虎城,開門見山要求楊虎城帶著妻兒出國考察,形同「流放」,楊虎城雖百般不情願,也不得不聽命行事。1937年6月29日,楊虎城帶著夫人謝葆真、次子楊拯中及秘書共六人,搭乘「胡佛總統號」郵輪,從上海出國考察。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楊虎城急切要求回國抗日,一直到10月,蔣介石才透過宋子文要楊虎城自動回國,但是另一方面蔣介石叫戴笠安排打點,千萬不能讓楊虎城回到西北,那等於是縱虎歸山。11月底,楊虎城抵香港轉南昌,希望能見蔣介石一面,銜命上抗日戰場。沒想到從此被監禁。

1949年8月,蔣介石兵敗如山倒。他授意毛人鳳幹掉楊虎城及其子女,1949年9月6日,遭矇騙要赴重慶轉台灣的楊虎城一行人,在戴公祠被殺害。這一天成為戴公祠有史以來最黑暗、最血腥的一天。西安事變是蔣介石一生中的奇恥大辱,不過他為何殺害楊虎城卻放過張學良呢?

原來,在西安事變前,蔣介石與楊虎城就因為政治主張不同種下心結,當楊虎城與張學良發動兵諫扣留蔣介石之後,蔣介石對楊虎城的態度便從提防轉為仇恨。

另外,楊虎城當時重用共產黨人,出國考察期間還通過中共旅法支部跟蘇聯聯繫,希望借道蘇聯返回陝西,楊虎城的妻子謝葆真是共產黨員等,這些都犯了蔣介石的忌諱。再加上楊虎城出身平民,相較於權貴子弟張學良,蔣介石要殺他不必瞻前顧後。

楊虎城次孫 楊瀚

蔣介石為什麼殺他

而且殺得那麼殘酷

一個就是要泄憤

因為蔣介石一生中

被人囚禁了十四天

這是他一生的奇恥大辱

在他生前從來不願提這段歷史

也不讓別人寫這段歷史

西安事變80周年的今天,那一段塵封的歷史再度被翻開,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毛澤東評價楊虎城「以身殉志,不亦偉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7534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