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英粟裕反對攻打越南這位中共元老一句話讓鄧小平下定決心

華人新村| 2016-12-16| 檢舉

1978年底,當鄧小平就是否攻打越南征詢軍方高層的意見時,時任國防部長葉劍英和中央軍委常委粟裕都表示反對。

葉劍英和粟裕,以及其他的人為何反對攻打越南呢?

這與當時錯綜複雜的局勢有關。

當時,越南與蘇聯建立了友好關係,抱上了蘇聯這個「大腿」。很多人擔心,如果中國進攻越南,很可能導致蘇聯的介入,促使戰爭升級,這是中國所不願意看到的最壞變局。同時,中國剛剛走出十年特殊時期,在這百廢俱興之際,將有限的資源用於一場對外戰爭,是否明智?還有,許多人懷疑中國軍隊是否已經做好戰爭準備。

這些原因裡面,擔心蘇聯介入最有說服力。畢竟,1978年的蘇聯,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敢於美國抗衡的國家,軍事實力遠遠超過中國。鄧小平本人,也對這一點極為看重。正如他在戰後的總結會上所言,中越戰爭「不是南邊仗打得好不好的問題,而是北邊(蘇聯)反應有多大,北邊反應不大,那影響就不大。」不過,鄧小平的判斷是:蘇聯不大可能介入中國與越南之間的戰爭。

為什麼呢?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蘇聯在與美國進行的瘋狂軍備競賽中日益力不從心,國內經濟處於崩潰邊緣。蘇聯自顧不暇,難以顧及越南這個新入夥的小兄弟。而且,蘇聯正在與美國進行「戰略武器限制條約」的談判,進入最關鍵的階段,顯然不會因為「別人家」的事情出手,導致談判破裂。【資料擴展:越南一再進行武裝挑釁鄧小平胸有成竹地說了三句話】

不過,憑蘇聯老大哥的做事風格,大家誰也摸不准,不敢掉以輕心。當年,日本在即將投降之際,抓住蘇聯這根稻草繩,以《蘇日中立條約》尚未失效為由,向蘇聯尋求幫助——最不濟,也希望蘇聯保持中立。結果,蘇聯一點面子都不給,冷冰冰地回答了兩個字「開戰」,於是,150萬大軍席捲中國東北,將盤踞在東北的80萬關東軍打得落花流水……

為此,鄧小平徵詢了一個人的意見。誰?

陳雲。

陳雲是中共元老級人物。他29歲就擔任了中央政治局常委,那時候,毛澤東還只是一名補選的政治局委員,鄧小平也只是中共中央的秘書長。在十年特殊時期,陳雲和鄧小平均被下放江西參加勞動,堪稱「難兄難弟」。1972年,陳雲回到北京,力主讓鄧小平回到中央,為鄧小平第三次復出出力不少。

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的陳雲經過認真分析,說:「蘇聯在中蘇邊境的兵員嚴重不足,進攻中國需從歐洲調兵,而這得一個月才能完成。如果作戰時間很短,蘇聯插手的機會極少。」

這個意見,與鄧小平一拍即合。鄧小平下定了攻打越南的決心,而且決定,這是一場短時間的戰爭,甚至會低於1962年毛澤東發起的對印自衛反擊戰所使用的時間(33天)。鄧小平要以速戰速決的方式殲滅越南軍隊的主力部隊。【資料擴展:毛主席周恩來鄧小平都是軍事家為何劉少奇不是軍事家?】

於是,1979年2月17日,中國從東西兩線全面對越南展開反擊。至3月16日,中國軍隊勝利撤回。戰爭剛好進行了一個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7493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