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戰爭是二戰的主要戰場,蘇聯更是因為在二戰中的重大貢獻而提高了國際地位,在二戰後甚至成為和美國並立的世界兩極之一。
但是,很少有人關注在蘇德戰爭中的英美對蘇聯的援助問題,而這才是蘇聯能夠戰勝德國的保證,在蘇聯遭到重創時,沒有英美的及時補充,蘇聯是做不到迅速恢復的,這一點在戰時蘇聯也是承認的。但是由於冷戰以來意識形態的對立,蘇聯開始貶低英美的這種援助,使人看起來似乎毫無價值。
在長達四年半的蘇德戰爭期間,美國及大英國協國家共向蘇聯提供了四十二萬七千輛摩托車輛、一萬三千輛裝甲戰鬥車(包括一萬輛坦克)、三萬五千輛摩托車、近一萬九千架飛機、一千九百台機車、一萬一千輛貨車、九十艘貨船、一百零五艘獵潛艇、一百九十七艘魚雷艇、四百五十萬噸糧食和大批原料。
雖然其中的一萬輛美英坦克數量上可能僅相當於蘇聯坦克的百分之十,質量上也不如蘇聯坦克,可是必須記住:早期的謝爾曼坦克、瑪蒂爾達坦克可與德國的三號坦克相匹敵,儘管不如蘇聯的T34坦克以及kv-1坦克,但卻比其他蘇制坦克要優越得多,即使在戰爭中期亦如此。
美英提供的一萬八千七百架飛機僅相當於蘇聯戰時生產飛機總數(十三萬六千架)的百分之十二。雖然小鷹式戰鬥機與颶風式戰鬥機的性能不如德國的梅109式戰鬥機,但在早期的1941年和1942年卻比蘇聯空軍裝備的戰鬥機優越。
同時期的證據表明,在戰爭結束時,蘇聯武裝部隊所擁有的摩托車輛達六十六萬五千輛。其中,四十二萬七千輛主要是美國在戰爭期間提供的,至於其他車輛,則有百分之五十以上來自美國。這些車輛,加上數以千計的機車和貨車,使蘇軍具備了殲滅德軍所需的戰略機動能力和戰術機動能力。在德黑蘭會議上,史達林把蘇聯的勝利歸功於它具有把僅六十個師的最高統帥部預備隊從一個戰區向另一個戰區輪番調動的能力。而如果沒有美國的這些物資援助,蘇軍是不可能擁有這種機動能力的。可以肯定地說,沒有美國提供的車輛和鐵路設備,蘇軍不可能贏得1943年和1944年在白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許多戰役的重大勝利。
除了武器裝備外,美英還為蘇聯提供了約二百六十萬噸的石油產品,儘管與蘇聯本事的年產量三千萬噸的石油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美英提供的是含有混合劑與能生產航空汽油的高辛烷燃料,而當時蘇聯尚未擁有。除了援助的大批完整的煉油廠外,輪胎廠、發電站、工具機、爆破材料和各種各樣的原料也在援助之列。
由於蘇軍基數的龐大,再加上農業、輕工業發展水平的底下,在戰時蘇聯就難以承受單兵的保障問題,所以,在蘇軍的日常物資保障問題中,美國和加拿大占很大的比重,其中蘇軍大量衣服和鞋子也來自美國和英國。
墨雨曰:不可否認,蘇聯為二戰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犧牲與貢獻,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否認西方國家對蘇聯的援助產生的重大意義,因為如果沒有這些援助,蘇聯軍民無疑會遭到更大損失 ,對歷史問題,應保持客觀態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743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