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日本:探秘武士刀

搜奇天堂| 2016-12-15| 檢舉

刀尖上的日本:探秘武士刀

原作者:特務

日本的武士政權早已逝去,但武士文化及其代表——武士刀,依然日本國內有著深刻的文化共鳴,更是其悠久歷史的符號象徵。武士刀,也是外國人了解日本精神和文化的一扇窗。

日本武士長刀——又稱為「かたな」或「Katana」,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依舊在日本國內有著深刻的文化共鳴,更是其悠久歷史的符號象徵。下圖這把13世紀的武士刀,於 1992年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拍出41.8萬美金。

在日本槍很少,但是武士刀卻能經常見到,它已經鑲嵌進這個國家的靈魂。

17世紀的日本名將德川家康曾經說:「這把標誌性的彎月長刀是『武士之魂』,象徵著一個戰士對於自己事業的獻身精神。」

圖為1850年左右,一個日本武士用長棍扛著行李,腰間插著傳統的武士刀和匕首。

在這種精神的引領下,日本的鑄劍技術也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武士刀雖然最初只是武器,但是各位刀劍大師們卻是懷著無比崇高的責任來研究和製作它,這也引領和推動了世界鑄劍技術在製作工藝、雕刻美學、歷史奧秘上有了飛速發展。

圖中這把雕刻精細、圖案精美的長短雙刀,是17世紀鑄劍大師越後守包貞 (ECHIGO NO KAMI KANESADA )的神作。

由於在二戰和隨後的盟軍占領時期,大量有歷史價值的武士刀丟失和損毀,所以對其保護顯得尤為重要。現在,有上百把早期製作的古董文物級武士刀,已被列為日本國寶,這也反映了人們對武士刀的尊重和喜愛。然而,還有很多著名大師製作武士刀,還沒有受到有效保護。

這些珍貴武士刀,在無論日本本土還是世界各地的鑑賞家和收藏家那裡都炙手可熱,價格越炒越高,少則幾千美金,多則幾十萬美金,甚至有把13世界的武士刀在拍賣行被拍出41.8萬美金的高價。

刀柄上獨一無二的武士主題雕刻。

1993年,一個叫Pablo Kuntz的加拿大小伙子,第一次來到日本做英語老師。那時他22歲,研究生剛畢業。然而,來到這裡後,他立刻為武士刀的文化藝術和歷史奧義所折服,用隨後的十年潛心研究和發揚武士刀的文化。對他而言,那片閃光的刀刃散發著不可抗拒的魅力,不僅帶他進入一個神秘的世界,也給他帶來無限機遇。

初踏聖壇

起初,Pablo Kuntz只是在2006年開了個網站賣傳統工藝品,從日本人形到廚房刀具都賣。後來讓他沒想到的是,有一次做了個產品目錄給駐日美軍的士兵,那些 軍人全都被武士刀所驚艷和吸引,並為之瘋狂,很多人問他哪裡能買到武士刀。

Pablo Kuntz覺得這有可能是一個商機,既然有這麼多人被武士刀的神秘和新奇所吸引,那一定有廣闊的前景。碰巧,他妻子的一個朋友剛好是武士刀收藏者。Pablo Kuntz敏銳的直覺告訴他可以針對武士刀進行開發,形成一個專門的市場和新興行業。

「我在日本待了10年,非常熟悉這裡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通過研究武士刀,卻讓我前所未有的了解這裡的文化和哲學精髓。並且通過它,我認識了很多此領域的專家和愛好者,我們一起交流經驗、分享熱情。」 Pablo Kuntz說。「一開始我以為買武士刀的人,只是把它作為日本旅遊的紀念品。但是沒想到的是,他們一旦看到武士刀的無窮魅力,都會一發不可收拾,很快一把接著一把買,開始不斷收集。」

圖為日本上將山下 奉文(TOMOYUKI YAMASHITA)的武士刀。他曾為二戰時期侵略菲律賓的日本軍隊總指揮,武士刀下面是戰敗投降文書。

這個加拿大小伙子花了幾年時間建立起武士刀的產業網絡,集合了鑄劍工匠、供應商和專家學者作為支撐。有了專業人士的技術支援,可以幫助他突破文化障礙,尋覓到更多更專業和高品質的武士刀。

「傳統經銷商會一個月去幾次那種拍賣會,我不會去參加。我的武士刀資源主要來自於交往。很多認識的朋友說他那這裡有些我一定會喜歡的東西。然後我就去了。在日本,很多朋友、專家、匠人給我分享了很多東西。」

堅持自己尋訪和交流

Pablo Kuntz 的公司「獨特的日本」(Unique Japan),已成為此領域最大的跨國公司之一。現在每年可以賣100把武士刀到世界20多個國家,從沙烏地阿拉伯到巴布亞紐幾內亞,客戶遍及世界各地。但是Pablo Kuntz仍舊堅持自己去尋訪客戶和實地交流,他想通過這種有感情的方式去激發客戶對於武士刀的熱情。不只是賣產品,更像宣揚和傳播其中的文化。

他這樣定位自己:「我鍾愛那些基於文化修養和藝術知識的市場與客戶。為此,我嘗試用內容豐富並且有用的文章和交談,來向人們傳播武士刀的文化和知識。希望能鼓勵大家對它有更深的認識,愛上武士刀文化。曾經有個客戶這麼形容,說這是『三十歲的衝動購買』。這種由內而發,先了解和愛上其中蘊藏的奧義和文化再去收集武士刀,會把它變成愛好。」

武士刀在鍛造過程中需要千錘百鍊,這個反覆鍛造的過程也鑄就了其神奇的強度。

「我努力在客戶的預算範圍內,幫他找到最合適的作品。因為每一把武士刀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定會有其歸宿。並且我會把武士刀的所有信息和歷史都分享給客戶——鑄劍師是誰?在哪裡鑄造的?鑄劍師的師傅及業內傳承等等。你分享的相關信息越多,客戶越容易喜歡上武士刀並自己鑽研。他會慢慢的欣賞這件作品,進而被其中的文化、美學和歷史魅力所吸引,進入全新的領域。」 Pablo Kuntz說。

「最為典型的客戶是商人,他們很認同武士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那些成功人士常把武士刀作為一種象徵。它代表著權力和責任,提醒著你要統帥和管理很多人。一個武士通常要帶領幾個人,而現在一個公司老闆要管理幾百人。」

武士在其發源地仍然廣受歡迎,圖中是在日本九州按照歷史風貌重建的「武士城」。

武士刀的永恆耐久性也是一個關鍵。特殊的生產工藝,反覆的鍛造,讓武士刀保持極強的韌性。只要最簡單的拋光、上油等基本護理,一把武士刀就能經歷幾百年風雨依舊光彩如新,還保持著巔峰狀態。由於武士刀的壽命是如此之長,所以它會經歷一個又一個主人,也有很多家族裡會把它當成傳家寶一樣世代相傳。

一把典型的武士刀,其刀刃的不同部位和特性。

傳承下一代

「獨特的日本」公司主要是從老工匠和大師那裡購買經典的武士刀,從事古物級別武士刀的買賣。而此外,日本仍舊有幾百個刀匠和22個鑄劍大師也在從事這個產業,研究和生產新的武士刀。

「我們主要出售新鑄造的武士刀,是因為古董武士刀的價值很難評價,而新的較為容易。」日本神戶的Jidai武士刀公司總裁岡下俊介(Shunsuke Okashita)這麼說。很多他的客戶是居合道武士(一種使用日本武士刀的拳術),他們更喜歡用新造且不是很貴的武士刀。

但是便宜不意味劣質。Jidai公司的武士刀,都是由一個屢獲殊榮的鑄劍大師製作的,這位大師的手藝是從最為輝煌的歷史時代傳承下來的。

在日本,有上百把武士刀被列為國寶,圖中這把13世紀由正宗(MASAMUNE)製作的武士刀就是其中之一。正宗一直被公認為最偉大的鑄劍師。

「小川國兼(Kanekuni Ogawa)非常著名,人們也很喜歡他的作品。」 岡下俊介(Shunsuke Okashita)說。「但是他於2013年去世,現在由他的兒子小川光敏(Mitsutoshi)接替,作為我們的鑄劍師。」

Jidai公司同樣也成功建立起跨國貿易產業,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但是武士刀的運輸絕對是個挑戰,Jidai公司的經銷商這麼說:「最近一些航空公司拒絕運輸武士刀,認為它極其危險,危險級別甚至等同於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

還有一些更大的挑戰,歐洲、非洲和中東的一些國家不允許將武士刀直接運輸。武士刀必須有日本文化事務部開據的准予出口證明,以確保國寶沒有流失出去。2014年,谷歌廣告關鍵字(Google Adwords)禁止推廣含有「刀」和「劍」的產品。

這些限制因素同時也推動了廉價競爭者的增長,包括來自中國的一些生產商。但是對於日本刀的需求狀況在未來不會減少。對此,曾經是英國空手道冠軍,後來轉行研究日本武士刀的專家Paul Martin堅信不疑。

英國專家PAUL MARTIN一直在研究日本武士刀。經過專業測試後,發現經過仔細拋光開刃的武士刀,在經歷了幾百年的的風霜洗禮後仍舊可以光彩如新。

「由於每個鑄劍師都必須擁有執照許可才能鑄劍,並且每個月只能製作兩把長刀或者三把短刀,所以武士刀的品質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他說,「未來可能在樣式和質量上會有所變化,但是武士刀的傳統性非常強。」武士刀在日本有著獨特的重要性,這也保障著他們的未來。

這把精美的匕首是特級大師邦敏瀨(RAI KUNITOSHI )於13世紀製作的,他的多件作品現在被列為日本國寶。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日本人一直有買匕首的習慣,一方面展示聲望,另一方面也可以防身。有人去世安葬時,也會放匕首一起入殮。」 Paul Martin說,「總有人擔心,怕武士刀的工藝失傳。但我不這麼認為,總會有感興趣的新人湧入這個行當,老師傅們依舊還在。」在武士刀的故鄉日本,「武士之魂」引領著新的信徒不斷加入。

(本文是Enjoy雅趣全球編譯者計劃作品,原文來自CNN,作者/ Kieron Monks,編譯/特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7417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