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末年3件駭人聽聞的怪事,若不亡國天理難容!

我愛分享| 2016-12-14| 檢舉

揭秘清朝末年3件駭人聽聞的怪事,若不亡國天理難容!

各位讀者晚上好!這段時間子淵講了許多關於清朝的內容,一些朋友就問筆者,有沒有關於清朝末期的民間歷史呢?當然是有的,筆者就為大家講三段真實古怪的民間歷史故事,從某種角度而言也算是清朝滅亡前的徵兆了。

1、在大屠殺中輪番登台的戲子

這個故事發生在甲午中日戰爭期間的旅順。1894年11月21日,攻占此地的日軍發動了長達四天三夜、震驚中外的旅順大屠殺,這座美麗的港口城市成為了人間地獄,全市僅有800多名負責掩埋屍體的百姓倖免於難。

在整座城市的街道都流淌著鮮血、慘叫聲此起彼伏的時候,位於新街的集仙茶樓卻似乎獨立於旅順之外,時不時有清脆的鑼鼓聲與婉轉悠揚的京劇腔調傳出。日軍聽到聲響後出於好奇,就列隊進入劇場一探究竟,裡面的情形卻讓他們目瞪口呆。只見偌大的劇場中沒有一位觀眾,戲台上卻有著上百號人輪番登台進行表演,他們沒有一絲生氣,就像是木偶一樣機械地唱念做打。

經過日軍的清點與盤查,這200多人乃是旅順官員從天津一帶高價請來的戲班子,官員們早在日軍登陸時就一鬨而散,剩下這些京劇演員留在劇場內。先後有17個膽子比較大的人走出劇場,卻都死在了外面,於是剩下的人們連逃跑也沒了勇氣,只能在戲台上重複著他們最熟悉的事,一遍又一遍。當然,他們最後還是死在了日本人的屠刀之下。

2、對戰爭開始和結束都一無所知的大清官員

在戰爭結束後,清政府經過艱難談判簽訂了受盡唾棄的《馬關條約》(拓展閱讀:揭秘中國史上最冤的2大人物,其中一人竟被無端唾棄400年!),其中日方明令清朝開放沙市、重慶等四處通商口岸,這第二個故事就發生在沙市。在條約簽署後不久,日本派遣了一位自稱堀口的外交官來沙市尋找合適的位置設立日本駐華領館,隨後他拜訪了當地的諸多官員,然而沒有一個人理解他此行的目的。

堀口感到非常詫異,按理說北京的公文應該早就到了沙市,難道他們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經過堀口的仔細詢問,他才發現一個難以置信的事實——對於那場硝煙還未徹底散去的甲午戰爭,沙市的各級官員竟然無人知曉,更別提《馬關條約》、與日本通商了。

這個鍋該誰背呢?很多朋友或許會罵清朝政府的落後愚昧,其實朝廷為了讓官員們知曉國家所發生的大小事宜,特地印製了專供官員閱讀的朝報。為什麼整座城市的官員都對這場充滿屈辱的戰爭一無所知呢?或許整天忙著搜刮民脂的他們,壓根就沒有閱覽朝報的興趣和時間。

3、把德國侵略者背進城的中國士兵

最後這個故事發生在3年後的山東日照。強占膠州灣成功的德國派出了一個120人的小隊,他們利用四艘小船來到了日照的海邊。在灘頭,矗立著一座由巨大石塊壘築而成的堡壘,腦後拖著長辮的中國人正平靜地眺望著遠方,這讓嚴陣以待的德軍感到非常詫異。

於是德軍讓隨行的傳教士對著海岸的士兵們喊話,說只要他們願意下水把這些「友人」背過去,就會給他們一些銀元。傳教士的話音剛落,無數人挽起自己的褲腳,爭先恐後地跑向小船所在的位置,主動將德國「友人」們架到自己身上並背到對面,隨後領取了兩個銀元便欣然離開。

據海因上尉的日記,他對於德國軍隊騎在中國人背上而進入中國的行為深感自豪,並帶領這一百餘名士兵在當晚占領了日照縣城,無一人傷亡。這些士兵們終日漫步於中國街頭,踱著休閒的步子,享受著無憂無慮的時光。

遭遇敵軍入侵時,手藝人們茫然無措,對即將到來的屠殺麻木到了不知逃避的地步;官員們對於國家大事也是充耳不聞置之不理;最底層的百姓和士兵們更是為一點銀元爭先恐後的當了「帶路黨」。我想無論哪個朝代,發生了如此駭人聽聞、不可思議的事件,都沒有不滅亡的道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725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