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祖先是不是漢人?

懂些歷史的人都知道,日本與中國來往頻繁時是在唐朝的時候。那時大唐盛世,唐朝在世界上可謂是首屈一指的強國,那時不排除有一些中國人在歷史三大遷徙過程中遠渡到日本。日本民族是中國人後裔問題,5張圖告訴你真相!

學術界較公認看法是現在日本人是繩文人和彌生人的混血後的民族。日本主體民族為大和族,此外還有阿伊努、琉球、鄂羅克、尼夫赫、朝鮮族等少數民族。那麼,日本民族是中國人後裔嗎?

最古老的日本人人骨,發現的是大約屬於2萬年前至3萬年前的冰河期時代。繩文人最早於冰河期時代到達日本列島。一般認為繩文人是於冰河期由西伯利亞北部經庫頁島、北海道、再進入日本列島居住。

日本列島上居住的居民大體情況,簡單的就是說繩文人來自於西伯利亞,倭人來自於中國雲南,日本列島有兩撥人,一撥從西伯利亞、庫頁島、北海道而來,另一撥就是從中國西南、東南渡海而過來的。

繩文末期、彌生時代開始的時候,彌生人是由中國大陸與朝鮮方面移居日本列島的新蒙古人種。關西的日本人多數是彌生人後人。關東是繩文人(老懞古人種)的後裔,他們不斷反覆混血形成日本人。此外中國中原民族大量移民到日本是在秦漢時期。日本被他們稱為「渡來人」,這些人自稱是秦始皇或漢高祖後人,他們多是為躲避戰國、秦漢時期的戰亂渡海來的日本。

只有渡來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漢人的後裔,繩文人屬於西伯利亞老懞古人。彌生人則和中國東北、內蒙古等地的少數民族的關係比較密切。倭人則和中國雲南的少數民族的關係比較密切。現代日本人的長相和中國人還是有一些區別能看出的。

原來日本人的祖宗是江蘇人

近來一直在甘肅,昨天才回到南京,博客也沒有時間更新了,好多博友都提意見了,我表示檢討!

是次西部行,是應邀參加在甘肅金昌召開的「絲綢之路驪靬文化國際旅遊研討會」。活動尚完全結束,我便坐上武威市旅遊局副局長魏紅艷女士的車子,由金昌、永昌、到了武威。接下又去了張掖、嘉峪關、酒泉……最後西行至敦煌。

「西遊記」中,我拍攝了大量的圖片,搜集了許多資料,以後會在博客中一一寫出來,與博友交流。今天,聊聊日本人的祖先問題。

為什麼想起聊這個?因為遇到了日本學者德村志成先生。從蘭州到金昌,我與德村同車前往,同車的還有陝西師範大學旅遊與環境學院院長薛東前先生。在車上,我們談到了一個話題: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不是中國人?德村認為,可以肯定,日本人是從中國大陸過去的,但到底是從東北過去的蒙古人,還是從南部過去的雲貴人,就很難說了。

但是,我倒有一種思考:現代日本人的祖先很可能是江蘇宿遷、徐州、淮陰、連雲港一帶人,即「蘇北人」——這倒不是因為我也是蘇北人。

我先說關於日本人祖先源於中國大陸的主要流行觀點。

上世紀80年代最流行的觀點是——日本人的祖先是「雲南人」。

這個觀點,是日本學者首先提出來的。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鳥越憲三郎公開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日本人的發源地在中國的雲南省。此說一經公開,在日本人為找到「根」而興奮,隨即引發了一陣「雲南旅遊尋宗熱」。後來,日本電視工作者同盟還因此到了雲南,拍攝了《日本人的起源》的紀實片。

大家都知道,雲南是古滇族部落的生息地,著名的「元謀人」就是1965年在雲南元謀上那蚌村附近發現的。元謀人,距今170萬年左右,屬於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中國古人類。中國人類學家認為,「元謀人」北上越過金沙江,後到散到甘肅、青海,成為古羌戎人。國外學者還有一種觀點:元謀人就是雲南人,他們不只是日本人的祖先,還是印地安人的祖先。

當時,元謀人可能是出於生存的需要,離開雲貴高原,到達沿海,最後從中國南部、南洋一帶,順著太平洋上的一股「黑潮」(暖流),到達日本列島。休整後,又越過白令海峽進入美洲大陸,成為印第安人的祖先。我想,也許就是在這個時候,有一部分元謀人掉隊,未能隨大部隊隨行,留在了日本列島,成為了今天的日本人祖先。

需要注意的是,雲南少數民族眾多,有彝族、哈尼族、傣族、佤族等,但到底是哪一支系是日本人的人祖先呢?目前還是謎,存在不小分歧。

為什麼日本學者會認為雲南人是日本人的祖先?其理由之一是,以彝人為代表的雲南人都有特殊的胎記,這裡新出生的嬰兒臀部都會有一個胎斑,而日本人也是這樣。以鳥越憲三郎為代表的日本學者因此稱,「日本人在體質上所具有的胎斑淵源是雲南,這是一個旁證,證實這個地區是日本人的發源地。」

在「雲南人說」出現差不多的時間,又有學者提出驚人觀點——日本人的祖先是貴州人。

德村志成先生就是「貴州人說」的堅信者。在去金昌的車上,德村與我說了他的理由。德村曾到黔東南的一個古村落——苗寨訪問過,印象深刻,還拍下了不少照片。這裡的居民全是苗族人,喜食的食物、打年糕的風俗、鬥牛、穿草鞋的習慣,還有耕作的方式等許多生活生產行為,都與日本人相近。如日本人喜食「納豆」,而貴州的苗人也喜歡,只不過名字不同,叫土豆;苗人老房子的干欄式建築風格,也與過去日本住的房子結構差多。所以,日本人在看了苗寨後,十分激動——「貴州苗族人就是俺日本人的祖先」。

「貴州人說」與「雲南人說」一樣,在日本都有很多日本人相信。但也有相當大一部分日本人認為,他們是蒙古人的後裔,此即「蒙古人說」。

有的日本學者在與中國學者交流時,因此自稱為「騎馬民族」,還開玩笑說,日本人之所以剛烈、強悍,是因為流淌的是北方游牧民族——蒙古人的血。但是,大家都知道,蒙古人不習水性,十三世紀蒙古人東打日本時,乘船到了日本島邊上,可就是上不了岸。那早期的蒙古人是怎麼飄洋過海到了日本?日本學者分析,蒙古人是從中國東北部,經朝鮮半島,然後渡過對馬海峽抵達日本。

因為有不少日本人相信「俺的祖先是蒙古人」,所以,日本人對內蒙古、外蒙古都很有興趣。從清末起,便有一批又一批的日本考古專家到達這些地區考古,上世紀侵華戰爭中,日本學者在日軍占領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現,特別對古代的死人骨頭很有研究的興趣。蒙古國獨立後,日本人也給他們大量的經濟援助,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聯合考古,當然他們援助蒙古國的動機並不單一是為了「認宗」。

順便提一下,在「蒙古人說」的基礎上,還出現了日本人祖先是「朝鮮人說」、「韓國人說」。但朝鮮人、韓國人的祖先又是誰?大家思考一下就明白了,呵呵。

不過,我近來有了一個新的想法,特別是在與德村先生交流後。我覺得,現代日本人的祖先極有可能是蘇北人,我為此也進行了初步查證。

我這麼說並不是想當然,其「理論基礎」是司馬遷《史記》中的一段話:在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既已,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這段話,就秦始皇派徐市到東海求長生不老藥的來歷。

徐市就是徐福,他一名術士,他在海上混了多年,從秦始皇那裡騙得了大量的財物,「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藥」。為了繼續忽悠下去,期間他還騙秦始皇說,在海上碰到了「大鮫魚」,請求派神槍手(善射者)去射殺。剛好秦始皇做了一個與海神交戰的惡夢,請人解夢後被告知,這個「大鮫魚」就是海神。秦始皇信以為真,真的派了神槍手隨徐市去了。

徐市這一去,便不復返了,相傳他當時的落腳點是日本的熊野(和歌山縣南部和三重縣南部地區)。他哪敢再回來?拿不出長生不老藥可是要殺頭的,欺君之罪啊,要滅九族的!後來徐市帶著這批人去了日本島,住了下來,成了現代日本人的祖先。

現在有很多日本人都相信這個說法。在日本人中間,還流行一種「徐福天皇說」,對徐市這位蘇北人十分迷信;另在日本,還有一座紀念性的「徐福墓」。不只日本人朝拜,所有去日本的中國人,特別是清末民初的一批學人,只要有機會一定會去看看。

「蘇北人說」,在日本史料中也是可以找到蛛絲馬跡的。日本史書《古事記》、《日本書紀》中便有相關的記載,認為早年有一批秦民,不堪秦國的苛政和戰亂,東渡了日本。但到底是不是徐市所帶的這批童男女,書中沒有提及。

《史記》上說徐市是「齊人」,實際是今天蘇北贛榆人,在贛榆境內還有一個「徐福村」。贛榆當時屬「齊地琅琊」,即今江蘇省連雲港一帶。其當年所帶走的數千童男女,應該均是從這一帶的良家選出來的。至今在蘇北民間,農民在空閒時,還不時會說上徐福帶三千童年童女去日本的故事,筆者小時就常聽父親說這事。

南京學者、新銳作家王浩,在其剛出版不久的新書:《日本!日本!——中日歷史上的歷次死磕》(中日關係研究專家、中國日本史學會理事周永生先生做序,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找來翻一翻)中,也提了一下日本與蘇北人的關係:「為了確認徐福和日本人的關係,日本有考古學者另闢蹊徑,他們研究比較了日本人和中國江蘇連雲港人的頭蓋骨,結論是:頭蓋骨驚人相似。」

除了日本人的頭骨與蘇北人頭骨驚人相似之外,蘇北嬰兒的臀部與日本新生兒一樣,也都有胎斑。需要說明的是,蘇北人是很厲害的,有股不服輸的勁頭,寧折不彎,這一性格與現代日本人也很相似。蘇北人多次影響過中國歷史的走向,如在推翻秦始皇一手締造的秦國中起決定作用的兩個風雲人物劉邦和項羽,均是蘇北人,一個是徐州人,一個是宿遷的,兩地與連雲港相鄰,都屬蘇北。

但是,現代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不是蘇北人,還需要進一步的考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7123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