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們知道,在現存國家中,咱們大中華的歷史是最為悠久流長的。據史籍記載,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伏羲、女媧時期,幾近五千年,歷史之長讓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望其項背。如果僅算文明史,也超過了3500年。
中國的人文始祖伏羲,憑藉著《河圖》與《洛書》,製作了陰陽八卦,這就是中國文化的根源,以及商代文明的源頭。無論「上三教」中,本土誕生的儒和道,還是中國化的外來釋教,無不以此為根基發展或演變而來。
上三教闡述了當時的人們的生死觀,因此即便是釋教信徒,也會在風水較好的地帶修建寶塔,作為高僧遺骨或舍利的藏所。
伏羲制八卦圖
受「上三教」影響,中國人的信仰普遍為祖先崇拜,由典型的多神論和泛靈信仰組合而成。即便到了現在,《稱骨算命》、《周公解夢》、《生肖運勢》也幾乎是家家必備的藏書。所以中國人的墳墓大都講究陰陽學和風水學,「事死如事生」。
在這種觀念影響下,古人建造墳墓時無不費盡心力,使其切合陰陽風水,還會將大量財物陪葬,供死者在冥間使用。
但此舉招致了盜墓者的覬覦,又由於地理變遷、當時習俗和突發事件的影響,一些墓穴出現了與眾不同的跡樣,就有三座這樣的古墓,和傳統墳墓相比,顯得十分奇特乃至詭異。
一、西漢楚王墓
秦朝漢初,楚國一直是東南一個大國,項羽、韓信這兩位大名鼎鼎的軍事家均曾擔任楚王,讓帝國的統治者提心弔膽,甚至是寢食難安。
後來呂后計殺韓信,劉邦楚地封給劉交。劉交不比韓信,他和劉邦是同姓兄弟,早在沛縣起兵時就輔佐劉邦,深得劉邦信任。
漢初封王圖
當時的楚國和春秋時期楚國的範圍不太一樣,少了一些「蠻荒之地」,多了河南江北的富饒地區,鑒於秦末失治時期,官方、私人盜墓活動猖獗,有很多國君的墓穴被盜墓者破壞了風水,劉交就開始考慮防盜的問題。
於是,他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了這樣一段話: 「後世的賢大夫們,我雖然是下葬的一代楚王,但我敢向上天發誓,墓中沒有華貴的服飾、值錢的金銀玉器,只埋了我的棺木及屍骨。當您看到這段話時,心裡一定會為我悲傷,所以就沒必要動我的墓穴了。」
劉交墓碑原文及翻譯
相比安置毒汞暗箭,劉交「較仁慈」的這一招看似更加有效,矇騙了世人千年之久。實際上,楚王墓從未遭到大規模盜掘。
可是,劉交說的話是真的嗎?
後世的考古研究告訴了我們真相:相對與其他同地位的王侯,劉交的墓穴的確樸素一些,但仍有非常多的珍奇異寶,比如兵馬俑、銅馬車等等。
而墓中的至寶,無疑是劉交遺骨所穿的金縷玉衣。這件凝結了古代中國人智慧的瑰寶,完整無缺的保存在棺槨里,至今仍然晶瑩剔透,翠色一片。它不像以前發掘出來的金縷玉衣,由於盜洞帶來的空氣流動,使玉片氧化變暗、變黃。
未氧化、翠綠色的金縷玉衣
二、唐乾陵
乾陵是一座中國歷史上非常特殊的陵墓,它埋葬著兩位傳奇的皇帝,一位是將中國帶到最鼎盛時期的唐高宗李治,另一位則是唯一統治全國的女皇帝武則天。
因為種種原因,唐朝還未滅亡,就有軍閥、反叛軍開始盜挖帝王陵墓,幾乎所有的唐朝皇陵都遭盜掘。事實上,乾陵從唐至今,有史紀錄的就有十七次盜掘,有名有姓的至少六次。換句話說,有組織、有規模的官方、或者軍閥盜掘活動至少有六次,小規模的盜墓更是難以數計。
然而乾陵在長達1500年的時間裡,一直安然無恙,唐末反抗軍首領黃巢動員了四十萬人,將梁山挖了一半也無可奈何。
後來,著名的盜墓軍閥溫韜動員了數萬兵力,將關中帝王陵墓瘋狂盜掘,唐朝皇陵除乾陵外無一倖免。
這支近乎專業的盜墓部隊為何沒能盜掘乾陵,據說是溫韜在指揮挖掘乾陵時,突然颳起風暴。當他將軍隊撤離時,卻又萬里晴空,如此三番,讓溫韜百思不得其解,最終放棄了盜墓。
更具傳奇色彩的事情發生在民國時期,軍閥孫連仲打算使用炸藥炸開墓道,但墓中突然刮出旋風,進入墓道的七兵士兵頓時慘死,心虛的孫連仲只好放棄了盜墓。
黃巢鼎盛時期疆域
這些故事經過民間藝人的加工,流傳了成百上千年,變得富有傳奇色彩,將很多盜墓者拒之門外。因此,直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乾陵真正的墓道才被幾個農民作業時偶然發現。
截止2016年12月,考古學家們已經研究了乾陵的5個陪葬墓,均為高宗、武周時期的朝廷重臣。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為後人研究唐朝時期歷史傳統、民俗文化提供豐富的材料和重要的憑據。
西安乾陵
三、明孝陵
明孝陵和唐乾陵一樣,是夫妻合葬墓,這裡安葬著布衣天子朱元璋和他家喻戶曉的大腳馬皇后。朱元璋是農民出身,放過牛、當過乞丐、甚至作過和尚。
在這些坎坷的生活中,朱元璋博學雜家,不僅對「上三教」精悉入微,也對 「下九流」中的很多行業有所涉獵。復旦大學通過基因學分析,認為明朝皇帝多能工巧匠,對三教九流的行當常勝不衰,可能是遺傳了朱元璋的基因所致。
明朝版朱元璋圖像
朱元璋將旺盛的精力投入了復國、治國當中,除此之外,他還根據自己的風水學知識,修改了孝陵布局。明朝滅亡後,清朝並未大肆盜掘,使明朝皇陵多數能夠完整無缺的保存到當代。
但是這可苦了後世的考古學家們,因為孝陵是按北斗七星的方位進行布局,皇陵內部四通八達,繁複多變,至今無法全部掌握。好不容易弄清楚孝陵的大體布局後,考古學家們又發現,孝陵里竟然沒有朱元璋!
孝陵神道
已發掘的部分則顯示,孝陵保存完好,事實上,清朝和民國均未有孝陵遭遇大規模盜墓的記載,朱元璋的遺骨自然不會被盜墓者毀壞,那麼朱元璋究竟哪裡去了?
根據後來發掘的孝陵的兩個貴妃墓來看,朱元璋只能是自個人躲起來了,至於躲在了哪裡,只能等待後續考古工作的展開了。
親們又是怎麼看待的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7119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