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聞:朱元璋殺盡功臣,為何最後卻鬱悶而死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大概意思就是說天下都打下來了,那就沒有眾兄弟什麼事了(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在中國古代也的確是這麼回事,歷朝歷代鮮有開國君主不殺有功大臣的,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明太祖--朱元璋(那可真是一個不剩呀)。

朱元璋劇照

其實朱元璋一開始對於那些一起與他打天下的人也是非常優待(畢竟都是自己的兄弟嗎!),不僅給每個人都加官進爵甚至大部分功臣都還得到了丹書鐵卷(也就是免死金牌)。君臣和睦,一切都發展的不錯,可歷史的進程總是不隨人如意,在1392年發生了一件可以說是動搖整個大明江山國本的事件--太子朱標辭世,這件事深深的刺痛了一位已經年邁父親的心,試想一下,朱元璋在傍晚獨自一人坐在大殿之上看著身邊還未成年的皇太孫(這是何等的淒涼)。一方面,作為一名父親,兒子的辭世本就是巨大的打擊。此外,太子離去之後大明的江山如何才能延續。為此朱元璋可謂是煞費苦心,最終他走了一條極為極端的路子,這條路概括一下有兩點:其一,大肆誅殺有功之臣(連發小都不放過)。目的主要還是怕自己的孫子鎮不住這些爺爺輩的將軍。其二,大肆的封賞自己的兒子們為各路的藩王(其中的代表便是燕王朱棣)。倘如有異姓人膽敢造反各路藩王可直接帶兵進京勤王(難道孫子就能震懾住這些叔叔輩了)。

朱允炆劇照

可能連朱元璋自己都沒想到他的這兩點直接就造成了他的孫子被趕下了皇位,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最起碼當時朱元璋本人還是覺得自己很正確的。

朱允炆劇照

記得有一次我們的明太祖朱元璋召集各路藩王回京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閱兵,在城樓上的朱元璋頗有些意氣風發,指著下面的各路藩王對自己的孫子說「天下兵馬盡在你這些叔叔手中,何人敢有異心,眾殺之」,當時的朱允炆雖然年幼可並不是個傻子便弱弱的問了一句「倘若是我這些叔叔們看不起我呢」。此刻的朱元璋立馬臉色大變連閱兵也沒有看下去,此後幾年,朱元璋也是一直悶悶不樂想不出一個解決的辦法,難道還要殺了自己的這些兒子們嗎,不行我已經死了一個,絕對不能再死一堆了,就這樣沒有幾年朱元璋便鬱悶而死了(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朱元璋劇照

當然這些都是野史所記,不過也反映了朱元璋在政策方面的一些失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711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