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宣帝最華麗的逆襲傳奇:他把死囚扶上皇位當天子,天子卻將他滿門抄斬!
(醜小鴨變成白天鵝,因為他是白天鵝的孩子。)
1
公元前74年,長安城內接連發生了幾起重大事件。
這一年四月,年僅二十歲的漢昭帝突然病逝,給輔政大臣霍光留下了一道難題。
漢昭帝的皇后是霍光的外孫女,一個十四歲的小蘿莉,身體都還沒發育完全,更別提生兒子了。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為了使肥水不流外人田,霍光曾利用自己的通天權勢,禁止漢昭帝的後宮嬪妃侍寢,還強行要求宮女們都穿上一種穿脫極不方便的褲子,以防止皇帝亂灑雨露。
所以,可憐的漢昭帝,生前沒有享受過真正的皇權滋味,死後也沒留下一兒半女。
朝堂之上,圍繞「到底該立誰為新君」的問題,大臣們吵得不可開交。最終的裁量權,在大司馬霍光手裡。
霍光在下一代皇室公子中挑來揀去,最後決定,由十八歲的昌邑王劉賀來繼承皇位。
天上掉下個大餡餅,劉賀立刻帶著一幫親信,飛奔到了長安。
他高興得太早了。
僅僅27天後,霍光通過皇太后(也就是他的外孫女)下了一道懿旨,曆數劉賀的種種罪行,將他趕出長安城,發配到遙遠的鄱陽湖邊,在落寞中度過餘生。

霍光為什麼要這樣做?史書上給出的解釋是兩個字:淫亂。意思是劉賀即位後亂搞男女關係,才會被正義的霍光拉下馬來。
很多歷史研究者表示「呵呵」。
首先,劉賀是經過反覆比較才被確定為皇位接班人的,按理說為人不會太差。其次,對於皇帝來說,「淫亂」實在算不上多大的罪行。再者,他才幹了27天,龍椅都沒坐熱,能做出多少壞事來?
所以有人猜測,多半是因為劉賀年輕氣盛,看不慣霍光獨斷專行,急於奪回皇權,被老謀深算的霍光輕輕鬆鬆就收拾了。
今年3月,經過五年考古發掘的南昌西漢大墓,被確定為海昏侯劉賀之墓,一時轟動全國。
搞定劉賀之後,同樣的難題又擺在霍光面前:立誰為新君?
不能再立地方上的王爺了,他們養尊處優,有權有勢,霍光管不住他們。
霍光的目光從皇子皇孫們的簡歷上一一掃過,最後定格在一個極不起眼的名字上——劉病已。
他是漢武帝的曾孫、漢昭帝的侄孫,今年也是十八歲。更重要的是,他身後毫無勢力,完全是個政治小白。
大臣們都在等著看熱鬧:這個乳臭未乾的小皇孫,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司馬霍光之間,會上演怎樣的劇情?
出人意料的是,劉病已跟劉賀完全不同,他進宮後第一件事就是恭恭敬敬拜見皇太后,然後才肯接受傳國玉璽,坐上寶座。
這一坐,就坐了足足25年。
漢宣帝即位後,立刻下了一道詔書,賜給霍光食邑一萬七千戶(此前霍光總共只有食邑三千戶),再加上大批黃金、絹帛、奴婢、駿馬、豪宅……只要是能賞的一概都賞,恨不得把整個國庫送給霍光。
霍光有點摸不清套路了,他試探著對漢宣帝說:「臣已經老眼昏花,有心無力,朝政大事還是交給陛下親自處理吧。」
漢宣帝當時就急了,馬上又追加一道旨意:以後不管大事小事,一律先向大司馬請示!
霍光每次進宮,漢宣帝都對他禮敬有加,一點皇帝架子都沒有。霍光病重時,漢宣帝還親自前往霍府探望病情,一度傷心流淚。
看到小皇帝待霍光這麼好,整個霍家都感動了。
可他們忽略了一個常識:十幾歲的少年天子,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為何會對壓制自己的權臣如此謙卑?
2
劉詢不是一般的皇室子弟。
他的爺爺名叫劉據,是漢武帝與衛子夫皇后所生的嫡長子,無可爭議地被立為皇太子。
也是歷史上最悲催的太子之一。
漢武帝晚年性情多疑,尤其迷信神仙巫術。有個叫江充的佞臣向他舉報,說宮中有蠱氣,將不利於聖上。漢武帝又驚又怒,下令由江充負責嚴查。
這一查,就查到了太子頭上。
江充在太子宮中挖出了木頭人偶,一口咬定是太子用來詛咒父皇的。太子嚇懵了,被身邊人一攛掇,便殺了江充,還將宮中其他的巫蠱術士全都處死。
江充有個手下逃了出來,跑去向漢武帝告狀:「太子謀反了!」漢武帝此時正在外地療養,盛怒之下,命令丞相劉屈氂率兵前去平亂。太子被逼得逃離長安,最終在官吏的圍捕中憤而自盡。衛皇后也被迫自殺。
太子死時三十八歲,生有三子一女,長子劉進剛剛升級做父親。因為巫蠱之禍,漢武帝將太子一家滿門抄斬,僅留下一個嗷嗷待哺的小男嬰,也就是後來的劉病已。
帝王之家骨肉相殘的事情,幾乎每個朝代都有,但像漢武帝那樣恨不得將兒子孫子斬盡殺絕的,還真是不多見。
那個僥倖不死的的小嬰兒,被關進了長安郡邸獄中。
他是漢武帝長子的長子的長子,原本前途光明不可限量。然而政治這種東西,向來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一個跟頭栽下來,他就從天之驕子淪落為最年幼的囚犯。
襁褓中的小小生命,沒有親人撫養,又住在可怕的監獄中,能夠生存下來已是奇蹟,怎麼能夠做到觸底反彈,從郡邸獄飛入未央宮?
因為這十八年中,他遇到了三個貴人。
3
第一個貴人,名叫邴吉。
邴吉的官職是廷尉監,負責抓捕犯人和審理疑案,巫蠱一案就是由他來審理。
邴吉覺得這個小嬰兒既無辜又可憐,怕他沒奶喝活不成,就找了兩個正處於哺乳期的女囚犯前來照顧。
兩千多年前的監獄,醫療衛生條件可想而知。一個嬰孩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健康長大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這個孩子之所以名叫「病已」,就是因為從小體弱多病,好幾次差點掛掉,全賴邴吉想方設法替他尋醫問藥,才終於活了下來。
邴吉把小病已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掏錢給他買東西吃,買衣服穿,一直拉扯到五歲。
這一年,漢武帝生了一場大病。負責「望氣」的巫士對他說:「長安城的監獄中有天子之氣,衝撞了您。」
漢武帝最忌諱的就是有人覬覦他的寶座,便馬上派宦官郭穰去城內各處監獄傳令:所有犯人無論罪行輕重,一律處死!
郭穰一路通行無阻,所到之處不知冤殺了多少囚犯,來到郡邸獄門口時,終於吃了個閉門羹。
邴吉不知哪裡來的勇氣,下令關閉大門,死活不放他進來,說道:「皇曾孫就在這裡!普通人都不能無辜而死,何況是皇上的親曾孫!」
僵持了一夜,郭穰實在無奈,只好回宮去向漢武帝復命。
漢武帝此時身體已經好轉,對殺囚犯之事頗有些後悔,不但沒有治邴吉違抗聖旨之罪,還特地下令大赦天下,將長安城內剩下的囚犯全部釋放出獄。
小病已也恢復了自由身。邴吉打算給他找個寄養的家庭,便寫了封信,派人護送他去投奔京兆尹(相當於長安市市長)。京兆尹卻裝起了孫子,連門都不肯開,小病已只好又回到邴吉這裡。
看來,長安不適合小病已成長。
已故太子劉據的夫人叫史良娣,出自魯國史家,乃是禮義望族。邴吉親自護送著小病已,一路奔波來到魯國,將他交給史良娣的母親史恭撫養。
十三年後,又是邴吉給霍光寫信推薦劉病已,將他全方位立體化讚美了一番,打動了霍光,最終將劉病已送上皇位。
邴吉不但是劉病已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也是他的救命恩人。
《琅琊榜》中祈王一案與遺腹子庭生的故事,便借鑑了這段史實。
4
第二個貴人,名叫張賀。
劉病已在魯國沒住多久,忽然接到漢昭帝一紙詔書,命他前往京城,住進皇宮後院——掖庭。
漢昭帝這樣做,等於承認了這個侄孫的皇室身份。
負責管理後宮雜務的掖庭令,正是張賀。
張賀曾是前太子劉據的賓客,念及太子的舊恩,又憐憫小病已孤苦無依,於是對他百般照顧,還親自擔任他的啟蒙老師,教他讀書寫字。
跟邴吉一樣,張賀對劉病已也是視如己出,自掏腰包給他買吃的穿的用的。
劉病已漸漸長大,張賀越看越喜歡這個少年,想把自己孫女嫁給他,不料卻遭到了強烈反對。
反對他的人,是他的親弟弟張安世,乃是大司馬霍光手下的一員幹將。
張安世反對的理由很充分:「病已雖是武帝曾孫,實際身份卻只是個平民,能夠受到國家供養已經很幸運了。當今皇上正是因為衛太子之死才登上皇位的,你千萬不要觸碰這個敏感問題,嫁女之事再也別提了!」
張賀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心裡又覺得過意不去。正好手下有個叫許廣漢的織工工長,他的女兒許平君相貌人品都還不錯,年齡也與劉病已相當,於是張賀便替劉病已聘下了這門親事,還出了一筆錢,將許平君風風光光娶了過來。
張賀是劉病已少年時代的貴人,因為他的幫助,劉病已才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並遇到生命中最珍視的一段感情。
5
第三個貴人,就是霍光。
霍光跟邴吉和張賀不同,他不是主動憐惜和關照劉病已,而是從國家穩定和自身利益兩方面考慮,選擇將劉病已送上皇位。
這樣一個政治根基薄弱、從小又沒受過帝王之術薰陶的小白,應該是最容易掌控的。
正如霍光所願,劉病已登基成為漢宣帝後,改名劉詢,一切政事都甩給霍光,老老實實當一位精神領袖。
漢宣帝什麼事都聽霍光的,唯獨有一件事,出人意料地違背了霍光的意願——
立後。
大臣們為了討好霍光,紛紛擁護霍光的小女兒霍成君為皇后。漢宣帝卻在這個問題上不肯妥協,堅持要立結髮妻子許平君為皇后。
患難之情可貴,對患難之情的珍惜更難得。
只是沒想到,這一堅持卻反而害了許平君。
霍光的妻子一心想讓女兒成為皇后,跟宮中女醫淳于衍勾結,趁許皇后再度分娩時,在補藥中加入有毒的草藥附子。身體極度虛弱的許皇后,就這樣死在了產床上。
漢宣帝怒不可遏,下令將醫士們逮捕入獄。霍光從妻子那裡得知實情後,明白此事非同小可,便將彈劾的奏摺全都打回去,宣布此事不用再查。
第二年,霍成君如願以償成為皇后,霍家的權勢也達到了頂峰。
經歷此事後,漢宣帝顯得更加聽話,對霍皇后也是各種恩寵。
人在頂峰時,往往只記得享受風景,卻忘了腳下還有深淵。霍光在幾代君主面前呼風喚雨時,絕對沒有想到,自己家族將來會受到怎樣的打擊。
三年後,霍光病逝,以皇帝之禮下葬,漢宣帝親自到場哀悼。
此時霍家人已經遍布整個朝局,盤根錯節地掌握著國家命脈。漢宣帝隨即下了詔書,將霍光的兒子、侄子們個個加官進爵,風光不比霍光在世時差。
就在霍氏一族奢侈糜爛、無法無天的情況下,漢宣帝依然專寵霍皇后,毫不吝惜地賜予霍家更多榮耀和財富。
與此同時,漢宣帝不動聲色地將一部分霍氏要員派到地方上去做官,將自己祖母史氏、岳父許氏兩族提拔起來,慢慢占據各大要職。
又過了兩年,漢宣帝以謀反的罪名,誅殺霍光之子、大司馬霍禹,並將許皇后一案翻了出來,追究霍光妻子之罪,將霍氏一族全部斬於鬧市中。
只有霍皇后免於一死,被廢之後打入冷宮。
這個成長於社會底層、嘗盡人間冷暖的平民皇帝,不但更懂得韜光養晦的道理,也將釣魚執法這種手段運用到了極致。
掃平霍家後,漢宣帝拿到了前兩任都沒能觸及的實權,開始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改革,終於成為西漢一代的中興之主。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