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1月,日本大正天皇嘉仁的媳婦九條節子生下第3個男孩,幼名光宮,成年後的宮號為高松宮,真名叫宣仁。
他比大哥裕仁小4歲,比二哥秩父宮雍仁小3歲。是裕仁3個弟弟中關係最不好的一個,一生總想取代哥哥,自己當天皇。
裕仁親兄弟4人
因為裕仁遲遲生不出男孩,二弟順理成章成了「皇太弟」,裕仁擔心他來爭位,所以哥倆關係一直不睦。而三弟與自己不睦是因為反戰,其實最反戰的是他的四弟,三笠宮崇仁。
所以,3個弟弟與裕仁關係都不太好。本來嘛,皇權之下無兄弟。古今中外一樣。
3個弟弟中最讓裕仁頭疼的就是三弟宣仁,他一生多次要求哥哥退位。或直接或間接,直到晚年,還在拆哥哥的台。弄得裕仁快成神經質了。但拿他也沒辦法。
婚後的宣仁和妻子
裕仁的每次政治危機都伴隨皇位之爭,所以每次危機的處理都是以保皇位為第一考慮,因而處理結果都不敢太激烈、太徹底,以免自己腹背受敵。
軍國主義的暴動一次比一次猛,極端分子跑到首相犬養毅的家裡搞暗殺。裕仁只得「識時務者為俊傑」,領導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的巔峰。
所以說文官統治遲早要出事,「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必須的。
當上天皇的裕仁
1943年,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漸漸失利。在裕仁的支持下,東條英機窮兵贖武製造氣球炸彈、神風特工隊,搞自殺式頑抗,仍難挽敗局。裕仁遭到皇族的批判。宣仁日記記載:「天皇沒有認識到形勢的嚴重性,經常突然發怒。」
日本戰敗後,麥克阿瑟保留了天皇,但即使在日本國內,裕仁也難逃戰敗的輿論責任。一時間,要求天皇道歉、下台、讓位的聲音越來越高。高松宮宣仁在日記中說:「僅僅因為裕仁積累了多年為君的經驗,或者因為他退位會給麥克阿瑟帶來麻煩,就讓天皇保留皇位,是不明智的。」
日本神風特工隊,用自殺式撞機的方式攻擊美國戰艦
他不好意思坦言自己想要當天皇,就推舉他的二哥秩父宮雍仁攝政。其實,這時的雍仁已經染上了肺結核病,病入膏肓,很快就不行了。他發出這樣的輿論,也是司馬昭之心,明顯是為自己攝政鋪路。
但這個憔悴而鬱悶的大哥就是堅持不讓位,不退位,不傳位,天皇一直要坐到老死那一天。3個弟弟也沒有辦法。天皇退位,必須天皇說了算。或者麥克阿瑟說了算,但此時麥克和裕仁早已穿到一條褲子裡了。
麥克阿瑟和裕仁
日本投降在1945年,裕仁逝世是1989年,他在戰後當了44年天皇,戰前當了19年。在後半生的天皇生涯中,戰後一代新人在民主制度和西方文化中成長起來,裕仁老頭子不斷被問責,不斷被質疑,一直痛苦地垂死掙扎著,「我只不過是個紙糊的擺設罷了。」他曾悲嘆道。
1975年,裕仁在回答記者關於原子彈的問題時,說了句「我不太清楚,回答不了這個問題」,惹怒了憤怒的日本人民。一些歷史學家甚至出書,提出要「剝去天皇的假面具」!
晚年裕仁
此時,70歲的宣仁又出來發言了。他在一份《文藝春秋》的雜誌上發表隨筆,詳細回憶了裕仁實施戰爭政策的細節,他還接受美國記者加瀨英明的採訪,稱哥哥是不計後果的鷹派,自己是鴿派。
他稱,1944年他曾警告哥哥「既然絕對防線權已經被摧毀,戰爭的目標就應該集中在如何以最好方式戰敗上。」
他還透露,他和自殺的前首相近衛文麿曾考慮要求天皇在投降前就退位。
幾個爆料無不迎合當下的輿論,直指逼宮。裕仁看到文章後,簡直瘋掉。他開始寫回憶錄反擊。這兩個親兄弟,晚年一把老骨頭了,還在相互撕。
老年高松宮宣仁
幾年後,因為健康的緣故,倆人都沒勁了。80多歲的宣仁得了肺癌,沒幾天活頭了。而裕仁也被查出得了很嚴重的腸道疾病。
臨死前,弟弟請求見哥哥一面。這對裕仁來說是個痛苦的選擇。
30多年前,他的二弟雍仁死時也提出了這個要求,但因為他得的是肺結核,怕傳染,他硬是沒有見二弟一面。這成了他後半生的痛。
現在,這個親兄弟宣仁也提出這個要求,他不能再讓自己後悔了。擯棄前嫌,他決定送弟弟一程。
貞明皇后與大兒子裕仁、二兒子雍仁、三兒子宣仁
86歲的哥哥來到病床前,看到82歲的弟弟乾瘦如木,面如死灰,沒有任何言語。此時的宣仁已處在彌留之際,無法交流,或許已經沒有了意識,但裕仁依然緊緊握著他的手。。。
1987年2月3日,宣仁因肺癌去世。終年82歲。
2年後,哥哥裕仁去世,因為十二指腸癌,終年88歲。
出生和死去,沒有權力,沒有利益,沒有爭鬥,唯有親情。或許只有在人生這樣的時段,人才能遇到純真的自己。
配圖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