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前的古人怎麼做開顱手術
1
2001年的一天,考古人員在整理從大汶口文化遺址發掘出土的人骨標本時,意外發現這個頭骨頂部靠後的位置,有個直徑約30毫米近圓形的缺口。
經國內知名專家學者近年來的研究論證,認定該顱骨的近圓形缺損應系人工開顱手術所致。據了解,這是中國目前所見最早的開顱手術成功實例,距今約5000多年。
開顱手術這種在今天看來也是風險係數很高的手術,中國人為何卻在5000年前就已經開始應用呢?
2
考古學家認為古人施行這種危險手術的動機可能有以下幾點:一是為了獲得活人或者死人頭骨上的圓盤狀物作為驅邪品。
二是為頭骨受創尤其是在頭骨骨折時的一種外科治療;三是為治療頭痛、癲癇、白痴、癲狂及其他疾病而施行藥物治療的外科手術程序;四是認為對頭部施行這種外科手術,有助於長壽或者是時髦。
而對頭骨進行了綜合研究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教授鮑修風認為,墓葬墓主開顱動手術有幾種原因:顱骨受過外傷;顱內產生腫瘤等病變;古代有開顱治眼盲的說法;或者是治療癲癇等神經方面的疾病。
3
在頭骨缺口邊緣的斷面呈光滑均勻的圓弧狀。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新智解釋說:「這種開口邊緣的圓弧狀屬自然修復,只有在十分精細的修飾和骨組織修復後才能形成,表明該墓主在手術後依然存活了很長一段時間。」
眾所周知,做手術還需要準備很多工具,例如麻醉劑、止血紗布等。難道說「五千年前的醫生就會做麻醉手術了?」「難道說古人就能掌握消毒、止血、抗感染、縫合的技術?」
而且根據《三國志》記載,華佗兩千年前使用麻沸散輔助實施開顱手術。已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醫學技術了!
4
更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古人又是如何打開顱腔的呢?顱骨的硬度非常大,一般石頭是無能為力的,如果他們用硬度最高的金剛石來打開堅硬的顱腔,至少也需用幾個小時的磨刮時間啊」。
雖然當地也發現了大量新石器時代的雕刻石具和手工藝品,但也都無法確定開顱所使用的器具。
至於5000年前的開顱手術如何進行?為什麼要做這項手術,至今仍是個謎。也許日後的考古發現能揭曉答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5969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