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李鴻章在日本談判時被日本浪人打了一槍,這一槍不打在了李大人的臉上,日本減少了五千萬兩的賠償款,但這一顆子彈,更應該代表了晚清時期中華民族的屈辱史!
李鴻章,晚晴四大名臣之一,是為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曾經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等。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
1895年3月24日,李鴻章在日本商討馬關條約簽定問題時,被刺客小山豐太郎開槍擊中左面,血染官服,當場昏倒。一時間,現場大亂,行人四處逃竄,行刺者趁亂躲入人群溜之大吉,躲入路旁的一個店鋪里。隨行的醫生馬上替李鴻章進行急救,幸子彈未擊中要害,李鴻章復原迅速。行刺事件發生後,日本警方很快抓到了小山豐太郎,據此人供認,他本人是日本右翼團體「神刀館」的成員。他不希望中日停戰,更不願意看到中日議和,一心希望將戰爭進行下去,所以決定借刺殺李鴻章,挑起中日之間的進一步矛盾,將戰爭進行到底。
為了爭得條款的些小讓步,李鴻章堪稱付出了最大努力,但作為戰敗國使臣,畢竟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本。陸奧宗光回憶:「起初就償金二億兩,他要求減少五千萬兩,視不能達此目的,他則乞減少二千萬兩,最後他竟對伊藤全權哀求以此些少減額為其歸途之餞別。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日本人你給老朽留點回家的路費吧。一個老人說出了這樣的話讓人涕零。而李鴻章挨了這一槍後,日本天皇主動把賠償金額降低了五千萬兩白銀!
回到北京後,慈禧老佛爺淡淡的對李鴻章說「難為你了」。李鴻章的一生是悲壯和淒涼的,他以外交能手自負,卻無法改變大清國被動外交,遭遇割地賠款的局面。李鴻章一生中最令人詬病的便是他簽訂的《馬關條約》,曾經清大臣第一人的李中堂從此成了渙散中華民族精神的賣國賊、苟且偷生的小人。也正是因為馬關簽約的強烈刺激,李鴻章發誓「終身不履日地」。兩年後他出使歐美各國回來,途經日本橫濱,再也不願登岸,當時需要換乘輪船,要用小船擺渡,他一看是日本船,就怎麼也不肯上,最後沒有辦法,只好在兩艘輪船之間架了一塊木板,75歲高齡老人,在呼呼悠悠地海面上,毅然決然地蹣跚著步子,慢慢騰騰地挪過去。
李鴻章一人承擔了腐敗晚清的百年屈辱,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辭世。如果他老人家看到了如今的中華盛世,也該安息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5890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