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都短命?南京到底有什麼不同尋常?

在中國歷史上,有多個王朝曾在南京建都,南京古稱「金陵」,公元211年,吳大帝孫權在石頭山金陵邑舊地築石頭城。229年在此建都,名「建業」,都城周長約11公里,開始了南京的都城史。此外南京又更名「建鄴」、「建康」,繼吳國之後又有東晉、南朝時期(宋齊梁陳)、五代時期的南唐、明朝兩代以及天平天國時期都曾在此定都,然而這幾個王朝卻都是短命王朝,最長的也不過百年,為何南京這個富庶之地卻王氣不盛?為何在此建都無一例外的短命?

南京有王氣一說其實早就有了,據說楚威王見到這裡有王氣,就在這裡埋了許多黃金,想鎮壓住王氣,「金陵」這個名字正是由此而來。後來秦始皇也發現南京有王氣於是派人引淮水貫穿金陵,通達長江,讓這條秦淮河沖盡王氣。秦始皇見金陵城北的獅子山、馬鞍山氣勢宏偉,於是命令將此兩座山也斷了山脈,並將金陵改稱為秣陵。秣陵意為飼馬的草料場。

中國講究風水,作為都城,必定為陽最好,看西安和北京,北京處於陰山之南,山之南為陽,西安出渭水之北,水之北為陽,南京處長江之南為陰,長江為一條大青龍,因此南京風水不會太差,偏安還是很好的寶地。有些解釋不了的咱們就可以理解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其實除了這些迷信的說法還有以下科學解釋。

南京之所以沒有出現定都於此的強大王朝,還有更為深刻的地理、經濟、人文的原因。 從地理上來說,南京依山傍水,虎踞龍盤,易守難攻。在此處建都的天子們,一開始就著眼於「守成求穩」,缺乏攻略開拓,問鼎中原的進取雄心。而且南京處於整個中國的東南一隅,一道長江「天塹」把它與遼闊的北中國隔斷,最易於偏安苟且。

從經濟上來說,江南向來為魚米之鄉,富庶的經濟條件反給統治者提供了加速腐敗的溫床,使「後主」們沉醉於「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的「上苑」。除了地理、經濟等外部因素外,定都南京的幾個王朝,都沒有問鼎中原、統一中國的決心和實力。也許正是這種種原因,使得六朝短命而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541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