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相距不遠(其實真的很近,近在咫尺)的地方,有這麼一個國家。面積不大,經濟也不算髮達,可往前數幾十年,這個國家全國上下竟大面積使用的是中國漢字,其中有不少人尤其是朝廷的官員還是說的中國話。這到底是哪個國家,咱們慢慢道來!
時間回到六百多年之前,當然,我們和他們很難說是一家。1392年,也就是明洪武二十五年,這一年,在中國東北邊境發生了點兒小事,一個叫李成桂的人因為不願帶兵出征,於是號召手下的士兵回過頭對付自己的國家,高麗,一舉推翻了高麗王朝,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而李成桂自然而然就成了這個國家的第一任君主。這個國家就是李氏朝鮮,簡稱李朝(下文中皆稱李朝)!
然後肯定有人就說了,這人叫李成桂,他一定是中國人的後代。其實非也。追溯了好幾代,也找不到他是中國人的半點證據,只知道他有個老祖宗叫李安社,是個血統不算太正的女真人(另說是蒙古人),遷居到遼東半島之後,當時的元朝還給他封了個官。
不過在那個時候,女真嚴格來說,和中國的關係不大。李成桂就是他的後裔。所以,李成桂嚴格來說,也不能說是中國人的後代。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說他是中國人後裔,理由也是上述的那段史實,那就是好了,這不是重點,保留分歧,此處不做爭論。
重點是李成桂建立的這個國家,為什麼會用了五百多年的中國漢字。在李安社的時代,中國還是元朝時期,為了安撫遠方的來客,元帝就給李安社封了個徒有虛名的官職,好使不好使,可人家還是世襲的。於是,他們家族就開始說蒙古語,學著寫蒙古字。這是必須的,不管承不承認,元朝的影響力是很強大的。
後來,元朝滅亡,明朝建立,這個世襲的官職就不能算話了。這時候,李成桂所在的高麗又開始投靠明朝,連年給明朝納貢。明朝不是元朝,存在的歷史相對較長,高麗上下,許多人正在學蒙語,忽然就改為學漢語了。李成桂家族更是以曾經接受過元朝冊封為由,可能也是為了更加有面子,繼續霸占著那個冊封不放,努力學習漢語,漢字和漢文化。
到了1392年,李成桂建立新的國家之時,他的漢語已經學的是爐火純青了。估計連藍瘦香菇胡建河蘭之類的漢語,他都能說幾句。他雖然建立的是新國家,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在這個國家的隔壁有一個大國叫大明,他還是要依賴這個大國才能發展。明朝打一個噴嚏,他這一國之君可能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再加上新朝建立根基不穩,急切的需要大明拉一把,於是李成桂就號召全國上下學習儒家思想,學寫漢字,學說漢語。於是該國一片上下,各種口音,各種學派此起彼伏,但是都或多或少有一股子漢味兒。不過這一招果然奏效,大明朝果然沒有把這個國家怎麼樣。甚至於這個國家的歷史長度遠遠超過明朝,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
大家這時候奇怪了,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那這個國家中間應該還依附清朝學過女真族語言,但是別忘了,清朝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說的漢語。所以,李成桂建立的這個李朝,在長達五百年多年間,都一直使用漢字。直到1945年,此國一分為二,才改用自己國家的語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4662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