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阿富汗這個國家,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駐紮在阿富汗的美軍和連續不斷的爆炸襲擊。至於阿富汗國王,則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在2002年,也就是美國推翻了塔利班政權以後,曾經想擁戴阿富汗末代國王查希爾復位。不過查希爾拒絕了美國的要求,這位老人見識的東西太多了,他已經沒有什麼苛求。
一、在位40年,最終只能流亡國外
阿富汗這個國家土地十分貧瘠,全國80%以上的領土都是山地,可耕地只占全國總面積的0.3%。但是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英國和沙俄都是其為遏制對方的最佳場所。阿富汗末代國王查希爾在1933年登基,當時他只有19歲。在繼位以前,查希爾也被父親送到歐洲留學,據說學習成績還不錯。可是在1933年,老一代的阿富汗國王被刺殺,19歲的查希爾擔任阿富汗國王。不得不說,查希爾是幸運的。因為他登基時,歐洲各國都陷於經濟危機。幾年以後,又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無論是英國還是蘇聯都無暇顧及它,因此阿富汗還真就太平了20多年的時間。查希爾是受過西方進步教育的,他上台以後,也確實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好事。
不過到了60年代,查希爾的情況就不是那麼樂觀了。因為美蘇的冷戰已經進入了高潮期,蘇聯和美國都在拉攏阿富汗。查希爾的態度是同時與雙方交好,但是絕不明確站隊,阿富汗的底子太薄,它根本賭不起。在一個問題上,查希爾沒有放手,那就是權力問題。查希爾在改善國家基本情況時,在政治制度上不能不有所表示,可他又確實不想放權。這種情況在所有的君主專制國家都存在,確實是一個兩難的問題。查希爾的態度是有限的放鬆,大權還在自己的手裡。1973年。在蘇聯的暗中支持下,查希爾的堂兄達烏德發動了政變,建立了共和國。此時的查希爾正在義大利訪問,得知此事以後,他也只能留在義大利。不過查希爾在國內還是很有人心的,一些阿富汗老人見證了查希爾時代。
二、蘇聯和美國走馬燈一般,老人拒絕復位
達烏德建立了政權,可是他並沒有高興多久。蘇聯對達烏德的改革很不滿,於是又策劃了一場政變。達烏德被打死,塔拉基成為新的當家人。塔拉基是蘇聯扶上去的,對蘇聯唯馬首是瞻。但是蘇聯要求的一些政策,在阿富汗根本推行不下去。阿富汗各地武裝開始反對塔拉基,在這樣的情況下,阿明又殺了塔拉基,號稱總統兼總理。這讓蘇聯十分不滿,1979年12月,蘇聯10萬大軍入侵阿富汗。蘇聯特種部隊很快絕對阿明採取了斬首行動,隨後蘇聯軍隊控制了阿富汗全境。不過,蘇聯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蘇聯陷入了戰爭泥潭。這場戰爭極大的消耗了蘇聯的國力,直到1989年,蘇聯才從阿富汗撤軍。隨後阿富汗陷入了內戰,最終塔利班掌握了政權。
美國和塔利班淵源頗深,當初,美國支持塔利班對抗蘇聯。可是最終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其實這也不能怪美國。在阿拉伯世界,宗教主義和民族主義要大於政治。塔利班政權乾了什麼是大家都清楚的事情,美國軍隊在2001年也開進了阿富汗。在占領阿富汗以後,美國也陷入了當年蘇聯的局面。阿富汗是一個部落聯盟的國家,國家領導人不完全能夠控制局面,各地的部落首領說話非常好使。當美國人發現了這一層關係之後,就請已經88歲高齡的查希爾復位。查希爾雖然返回了阿富汗,但是拒絕復位。這個老人似乎看淡了,從史達林到戈巴契夫、從羅斯福到布希,查希爾已經厭倦了政治。2007年,查希爾去世。當時阿富汗老人們是流淚的,他們也是從那個時代過來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4181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