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被刺殺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1912年3月20日晚十點,在黃興、于右任等人的陪同下,宋教仁來到滬寧火車站準備北上。

當他們快走到檢票處時,斜刺里突然竄出一條黑影。說時遲、那時快,只聽「砰」地一聲槍響,走在隊伍前面的宋教仁表情痛苦,他扶著身邊的鐵柵欄,忍著痛叫道:「我中槍了!」

。等同伴們找來汽車送他去醫院時,血已經流了一地。經醫生檢查,宋教仁是背後中槍,子彈斜穿到腰部,腎臟、大腸均被擊中。更可怕的是,這顆子彈上竟然有毒!

毫無疑問,這是一樁精心策劃的政治暗殺,目的就是要致宋教仁於死地。

捱到3月22日凌晨四點,在黃興、于右任等人的圍侍下,宋教仁終於在輾轉苦痛中氣絕而亡,年僅32歲。臨終前,宋教仁雙目直視不瞑,雙拳緊握不張,眼框中尚有淚珠,足見他對這個美好的世界是何等的眷戀和不舍。

誰是殺害宋教仁的幕後元兇?

第一個懷疑對象當然非袁世凱莫屬,因為他有太多理由要殺宋教仁。袁世凱曾經很欣賞宋教仁,並試圖將他拉進自己的隊伍中。據說,宋教仁回湖南省親時,袁世凱曾贈予其50萬元的交通銀行支票,讓宋隨意支用,可後者除用了二三百元外,其他一概未動。宋教仁身上西服早已敝舊,袁世凱親自為其訂做新裝,連尺碼都量得非常準確,足見其用心良苦。

可惜的是,在袁世凱的親善與拉攏下,宋教仁卻是如此「不識抬舉」。他在各地演說中毫不忌諱地攻擊袁世凱政府並言動一時,由此引起老袁的惱恨,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國民黨在選舉中獲勝,宋教仁即將成為一個難以對付的對手,袁世凱怎能不萌生殺意?

令人無語的是,宋教仁臨終前還請黃興代筆致電袁世凱,向其報告被刺經過後說:「竊思受任以來,束身自愛,從未結怨於私人。如今國本未固,民福不增,遽而撒手,死有餘恨。伏冀大總統開誠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權,俾國家得確定不拔之憲法,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臨死哀言,尚祈鑒納。」

臨死之人,期望殷殷,章士釗說他是「至死不悟」,聞者何嘗不令人心酸?

而袁世凱得知宋教仁被刺消息後,也是十分驚詫。其隨即致電江蘇都督程德全,要求迅速緝拿兇犯,按法嚴辦,以維國紀。宋教仁身亡的凶訊傳來後,袁世凱發布命令,要求國務院從優議恤,並稱:「前農林總長宋教仁,奔走國事,締造共和,厥功至偉。……民國新建,人才難得,該兇犯膽敢於眾目睽睽之地狙擊勛良,該管巡警並未當場緝拿致被逃逸,閱電殊堪髮指。凡我國民,同深愴惻。」

就當時而言,還不能認定袁大總統就是幕後兇手。道理很簡單,在國會選舉結束的敏感時期將宋教仁刺死,袁世凱的嫌疑無疑是最大的,若按他通常的辦事手段,恐怕不至於出此下策。由此,國民黨人雖然心中懷疑,但至少表面上沒有表露出來。

此外,革命黨人陳其美在宋案中的影子似乎無處不在,但目前又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其到底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二次革命」期間,上海檢察廳的很多原始檔案都被陳其美所部有意搗毀,真相更是難以查明。也許冥冥中只有天意,擅長暗殺的陳其美最後也在1916年被人暗殺,而這次的主使人不是別人,正是辛亥年所收部下、同為幫會人物的張宗昌。

最不可思議的是,目前絕大多數的歷史書,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甚至是歷史小說,都異口同聲地斷定袁世凱是宋教仁被刺殺的幕後元兇,隨後他又殺了武士英、殺了應桂馨、殺了趙秉鈞,臨死前的那個月還派人刺殺了陳其美。倘若洪述祖早一點被抓被殺,估計也得算在袁世凱的頭上。

黃興曾在宋案後激憤地說:「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殺宋教仁;你說是應桂馨,他說是洪述祖,我說確是袁世凱。」

但如《論語》中說,「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認定袁世凱是殺人元兇,只因為袁是個稱帝復辟的壞人,所以歷史便可以不顧證據的鑑別與細節的推敲,只管將屎盆子一股腦兒扣在袁世凱的頭上,這又是何等荒唐可笑與不負責任。

跟隨袁世凱多年的機要秘書、於民初秘聞多有了解的張一麟曾對宋案有過一評語,曰:「宋案之始,洪述祖自告奮勇謂能毀之。袁以為毀其名而已,洪即唆使武刺宋以索巨金,遂釀巨禍。袁亦無以自白。小人之不可與謀也,如是。」

這段話簡短有力,或許是離「宋案」最近的真相了。

作為宋教仁的好友,于右任為雕像撰寫的銘文可謂慘烈沉痛。但到底是誰殺了宋教仁,眾多史書,眾說紛紜,至少到現在為止,不得不遺憾地說,宋教仁被刺一案仍舊是個謎。于右任先生在銘文中「勒之空山、期之良史」的願望,至今都沒有實現。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404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