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曹琴默並非皇上和太后所殺,而是甄嬛,她一箭雙鵰細思極恐!

甄嬛與曹琴默結盟扳倒華妃,之後曹琴默被封襄嬪。她們終是因利而聚,也因利而散。論狠毒,甄嬛不及曹琴默。但論聰明,絕對是甄嬛贏。既然是旗鼓相當的對手,且不是真心的盟友,隨時都有可能被對方咬一口,自然是不能共存的。所以,曹琴默和甄嬛,必須要死一個。曹琴默不通詩書,甄嬛便解釋給她聽皇上為什麼要封她為「襄嬪」。甄嬛很厲害,三言兩語便把曹琴默送上了絕路。

「襄者,助也」

「皇上為姐姐選此字做封號」

「頗有深意」

都說曹琴默擁有九曲玲瓏心,其實論心機,她也不及甄嬛啊!用言語殺人,連皇后和安陵容也在她之下。來看甄嬛說了什麼,細思極恐。

「姐姐封嬪是因為什麼緣故?」

「是因為前朝平息了年羹堯之事」

「華妃又需要有人出面將其扳倒」

「姐姐正得其時啊!」

「所以皇上封姐姐為襄嬪」

「就是這個意思」

「只可惜現在年世蘭還是答應」

「皇上礙於情面」

「大概也不能太為難她了」

礙於情面嗎?並非!當年華妃寵冠六宮,一半是因為年家的勢力,還有一半確實是因為皇上喜歡她,她的跋扈美艷深得聖心。這一點,甄嬛比曹琴默看得透,所以她不出手,但她讓曹琴默出手。看曹琴默若有所思的模樣,就知道她被甄嬛忽悠慘了。想不到聰明詭譎如曹琴默,還是輸給了甄嬛。

甄嬛會完曹琴默後回宮,與端妃說起溫宜公主時充分說明了剛才她與曹琴默的寒暄並非閒來無事,而是她早埋了殺她之心。

「若是能為她換一位母親」

「好好教導便是」

之後,祺貴人被年世蘭刁難,曹琴默趁機火上澆油,還建議皇上將她處死。當時在場的都是聰明人,皇后、欣常在聽後驚訝不已。可見曹琴默當局之謎,被甄嬛坑慘了。

「皇上留年答應一命已屬法外開恩」

「既然年答應不知悔改」

「皇上不如嚴懲年答應」

「殺之,以平後宮之憤」

皇上聽後立馬放下溫宜公主,走前對曹琴默說:「你倒很聰明,也夠狠心!」皇上又豈會不知年世蘭犯下的罪行多半是曹琴默在一旁出謀劃策的緣故。他對年世蘭多少有些情分,但並不喜愛曹琴默,甚至一直覺得年世蘭的品行不算太壞,今日種種都是曹琴默挑唆造成。所以,曹琴默此舉等同於找死。

皇上與太后商榷,決定殺曹琴默。甄嬛運鋒於無形,誰都不知這背後出手之人竟然是她。難怪她能走到最後,如此智慧,誰是敵手?先用曹琴默扳倒華妃,再叫曹琴默自掘墳墓,一箭雙鵰,高!

「皇上既然覺得襄嬪忘恩負義」

「再三進言要害死舊主」

「那麼哀家也覺得,像這樣的人」

「還是不必留在身邊的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392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