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的西藏喇嘛,居然當過中國皇帝,還有個人人都害怕的岳父

藏傳佛教也叫做喇嘛教,是現代佛教的重要分支組成。大家是不是對於這種宗教不太熟悉呢?其實藏傳佛教很早就來了到中國,但是因為漢藏語系的不同,沒有得到大面積的盛行。特別是在中國古代,那時真正能懂漢藏兩種語言的人不多,能翻譯漢藏佛經的僧人更是寥寥無幾。今天貓咪君要介紹的這位藏傳佛教僧人,就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幾個佛教翻譯大師之一,人稱合尊喇嘛。

合尊喇嘛(1271年—1323年),在藏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但是在漢史上卻鮮有記載。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把大量漢文佛經翻譯成藏文,為了佛教的傳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以深奧的《因明入正理論》為例,就是合尊喇嘛的翻譯作品。現代藏文版《因明入正理論》扉頁上還都印刷著他的法號:「大漢王出家僧人合尊法寶」。這名字夠長夠牛掰,卻不是人人都能用的,能夠如此自稱的,中國歷史上就合尊喇嘛一人。

那麼合尊喇嘛到底是什麼來頭呢?詳細說來就複雜了,在合尊喇嘛沒出家前,他先後擁有三種尊貴的身份,其一居然是南宋王朝倒數第三個皇帝!

合尊俗名趙㬎(xian 同顯),史稱宋恭帝,宋恭宗。趙㬎為宋度宗次子,皇后所出嫡子,宋端宗的弟弟,宋懷宗的哥哥,三歲就君臨天下。此時的南宋王朝已經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再也經不住蒙古人的老拳攻擊。趙㬎五歲的時候,蒙古大軍殺進都城臨安,活捉了五歲的小皇帝趙㬎和他的生母。在元朝京城大都,元世祖忽必烈想直接殺了趙㬎以絕後患,但皇后察必宅心仁厚,極力說服忽必烈。何等精明的忽必烈,到最後乾脆順水推舟打了張「感情牌」,封趙㬎當了瀛國公,錦衣玉食養著他,給天下人做做樣子。

就這樣,趙㬎和生母全太后苟延殘喘活下來了。但由前朝皇帝變成今朝貴胄,這是他第二個身份。很面很長一段時間他還是活的挺舒服的,察必皇后非常同情南宋皇室的不幸,總是設法保全他們的安危。據說這位好心的蒙古皇后看趙氏母子不適應北方的生活,曾經多次向丈夫請求把他們換到臨安(今杭州)軟禁,當然毫無懸念,這些建議被忽必烈否決了。察必還偷偷為趙㬎母子做了不少事,給他們很高的生活待遇。《國榷》上曾經有過記載:忽必烈曾把公主嫁給趙㬎為妻。於是趙㬎又有了第三個身份:元朝的駙馬爺。忽必烈搖身變成了前朝皇帝的岳父,書上並沒有詳細說明為什麼,總歸是有原因的,很有可能是察必皇后在暗中推波助瀾。

公元1281年,皇后察必去世。忽必烈的猜忌心越來越強,開始怠慢南宋降臣,把把這些人都遣送到遙遠的北方生活,一會這個樣,一會又是那個樣,對於前朝皇室態度也變得難以捉摸。瀛國公趙㬎此時已經19歲,能夠嗅到政治上的「怪味」了,乾脆上書要求當和尚(一說是忽必烈主動下旨要求他出家),從此不問紅塵俗事。於是元世祖下令:瀛國公趙㬎學佛法於土番。朝廷用超高的規格給他送行,還給了一筆豐厚的出家費。順帶一提的是,去吐蕃(今西藏)當喇嘛的主意,是忽必烈想出來的,而不是瀛國公自己提出來的(出家都不讓選個好地方),趙㬎從此遠離中原故土,最後客死異鄉。其母全太后也倒了大霉,皇帝兒子都出家了,你一個過氣太后還得繼續養著嗎?於是一併下旨,讓她就近當尼姑,修行不同的佛教,青燈古佛直至終老。從此這對母子被迫分開,至死未曾再見一面。

合尊喇嘛帶著妻兒到了西藏(元朝允許和尚娶妻生子),父子兩人皆當了喇嘛教僧人。宋朝皇帝多才情,出過好幾個詩人,畫家。合尊喇嘛也是擁有這樣的基因,他不僅翻譯佛經給力,還當過薩迦大寺的總持,佛教才能卓越,四處講經宣傳佛法,是當時頗有名望的高僧。有史考證合尊喇嘛在西藏住了35年,53歲時去世。也有說法是因他偶然寫了一首懷念南宋的短詩,最終被元英宗賜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283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