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高麗者,邊夷賤類,不足待以仁義,不可責以常禮,古來以魚鱉畜之,宜從闊略,若必欲絕其種類,恐獸窮則搏.。
——房玄齡
關於古代高麗王朝與現在韓國的傳承關係,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曾講過,這裡並不贅述。本篇文章主要的是開篇房玄齡的這段話。
眾所周知,公元9世紀初立國的高麗王朝,之前並沒有自己書寫的歷史.。要了解朝鮮半島在高麗王朝以前的歷史,只能從中國的古書上查找.。儘管韓國與高麗並沒有多大的關係,但韓國人對此一直心有不甘因為他們是沒有歷史的國家。讀書學史,最重要的是文明的傳承,作為人類文明的三大基石之一的歷史,中國歷來重視。
恰恰相反,韓國認為中國人寫的歷史都是從大中國主義出發貶底了韓國。關於上千年前生活在現在東北和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他們也試著給他們尋找一點點遮羞布。
近些年韓國經濟上升,韓國的一些所謂少壯派歷史學者決心要重寫韓國的歷史並馬上得到全社會的反響。(可見韓國全體民族意識與思想)他們對現有的中國古書採取機會主義加實用主義的態度,認可的部分就引用,反之就一腳踢開。最為典型的要算韓國92年出版的教科書了。
這部共分5章:一開頭宣示韓民族的祖先在公元前8000年從帕米爾高原遠涉遷移到了半島,途中催醒了滿洲的「紅山文明」,哺育了中原的」黃河文明」,韓人並在公元前7000東渡日本,創造了日本文明……據說日本人曾經抗義此書,並且和韓國勢不兩立。在日本,反韓的人遠比中國比例多得多。而反觀中國,觀其現狀,只得呵呵。
其實,每個國家撰寫本國的歷史,只要不牽涉到外國,你愛咋搞咋搞。.韓國人完全可以把自己描繪成從宇宙降臨地球的新型文明,為了全世界的發展與文明演進忍辱負重,默默無聞地做出了無數貢獻。這樣的話,世人除了一笑置之外,決對不會反對,畢竟你也只是個笑話。問題是韓國人這種毫無歷史根據的自稱是整個東亞古代文明的發源地的做法,必然和手持大量歷史資料文明古國中國在文化歷史遺產方面發升衝突,以下舉出幾個已經發生的衝突和潛在的矛盾。
中國的歷史體系十分完備,記載的歷史史實依據甚多。關於端午節的習俗,關於秦始皇滅燕被韓國任偽造為高句麗王滅燕,圍棋,針灸等等,韓國全部在厚顏無恥地想要霸占。說句實在話,你們這麼一個彈丸小國,古往今來一直在夾縫中求生存,還妄圖創造如此偉大的文明?中華文明斷不是這麼容易被你隨意竊取的。
"彼高麗者,邊夷賤類,不足待以仁義,不可責以常禮,古來以魚鱉畜之,宜從闊略;若必欲絕其種類,恐獸窮則搏。"
房玄齡怎麼也不會想到,一句不經意的評價在一千五百年後會如此發亮,這名言之準確與遠見,光耀萬世,成為對擁有一萬年光榮歷史的棒子民族最恰當的定義.。
其實房宰相的原話很長很長,總之最後一句是這樣的:"向使高麗違失臣節,誅之可也;侵擾百姓,滅之可也;久長能為中國患,除之可也。有一於此,雖日殺萬夫,不足為愧。」
這句話說明白了,兩國馬上就要打仗,那麼這個"高麗"不是指後來朝鮮半島上的高麗王朝,而是指中國現吉林省大部,半島小部的高句麗王朝,事實上,唐太宗確實在貞觀十九年御駕親征過高句麗(因為高句麗欺負新羅) 。
終於在公元621年左右,唐高宗時期,將高句麗亡國滅種,納入大唐版圖。作為一個異族,在大唐盛世時期,敢公然挑釁大唐的威嚴,必然被武力強行征服。大唐開疆的名將們,甚至一個沒出,諸如李靖,尉遲恭等凌煙閣名臣名將們,想來是不會把高麗放在眼裡的。
軍事力量在這個時候威服外夷,儘管後來朝代更迭,但高麗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稱臣納貢。
所以,高句麗是中華歷史上的一個邊疆少數民族政權,與後來的遼,金沒什麼區別,它們國家的遺民大部分都溶入了中華,與棒子民族的傳承關係不大,棒子民族主要是新羅,百濟,和火星人的後裔。
因為高句麗是中華歷史的一部分,所以此話與光榮的棒子民族.……真的無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253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