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最討厭這個中國朝代,因為韓國國王在他們面前連奴才都不如

高麗王國是王建於公元十世紀建立的, 公元918年泰封弓裔部下起事,擁立王建為王,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統一。高麗歷經34代君主,共475年。

在元朝建立之後,發兵攻打高麗,高麗最終不敵,被迫屈服蒙元。公元1275年高麗向蒙元稱臣後,高麗忠烈王從元大都返回開城即位,不再自稱朕改稱孤,陛下改為殿下,太子改為世子;將尚書省和中書省改為僉議府,樞密院改為密直司,御史台改為檢察司,吏部和禮部改為典理司,刑部改為典法司,侍中改為中贊,平章事改為贊成事,高麗的廟號制度也從元宗後廢止。

而元朝統治者按其一貫的方針政策,將本是隸屬過的高麗歸併為元朝的征東行省。元朝還隨意廢除高麗國王,其目的在於通過王室的通婚,將高麗牢牢控在手中,他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從元世祖到元末,元朝皇帝先後將七位公主下嫁高麗國王。

高麗宰樞及行省左右司官員謁見忠宣王時,「用元朝禮」。這樣,高麗朝廷便有兩種禮儀。平時宰樞臣僚處理本國一般事務謁見國王時,用的是高麗禮儀,而宰臣、行省官員處理行省事務謁見國王兼行省丞相時,則用「元朝禮」。高麗國王實際是擁有雙重身份的國王,既是元朝的地方官,又是高麗國的國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219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