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根據馮福明先生口述資料整理,馮福明先生的奶奶是一代武術宗師李瑞東先生女兒,其口述資料尊重歷史,還原了霍元甲真實武功及挑戰一代宗師李瑞東的歷史真相。
隨著影視作品《霍元甲》的大量湧現,霍元甲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民族英雄被國人頂禮膜拜。但影視終歸是影視,歷史畢竟是歷史,我們不能將「戲說」混同「史說」。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並沒有影視作品中那般神奇,他只是一個有民族氣節的普通愛國武術家,並沒有影視作品中塑造的那般完美。
霍元甲(1869-1909年),字俊卿,天津靜海小南河人,出身鏢門,家傳迷蹤藝,即秘宗拳,亦稱燕青拳,是我國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1909年在上海創辦精武體操會,後易名精武體育會,任主教席。
關於影視作品中霍元甲打敗俄國大力士一節,是為塑造「民族英雄」而進行的藝術加工。真實的歷史是:1909年春,英國大力士奧皮音在上海北四川路52號亞波羅影戲院登台表演舉重,露肌及健美種種姿態,約二十分鐘,一連數晚,最後一場言,願與華人角力。言談中帶有輕蔑口吻,第二天見於報端。於是,陳有美、農勁蓀、陳鐵生、陳公哲等「咸欲聘請技擊名家,登台與賽,以顯黃魂。」
天津的霍元甲接到邀請,便攜其徒劉振聲於1909年3月趕到上海商談比武事宜,並商定「用摔跤方式,以身跌於地分勝負」。於是,發起人開始籌措資金在上海靜安寺路張氏味蓴園(張園)內搭建了「高四尺,寬廣二十尺」的擂台。六月中旬下午四時,比賽時間已到,但奧皮音並沒有來,而是悄悄離開了中國。也就是說,霍元甲是嚇跑了英國大力士,不是打敗了俄國大力士。也就是「張園比武」之後,霍元甲在上海一舉成名。
影視劇《霍元甲》,使真實的霍元甲從人變成了神,在許多人的腦海里,他是一位武功蓋世之神,甚至有人撰文,說霍元甲曾挑戰一代宗師李瑞東,而且將李瑞東打敗。
李瑞東是何許人?那是晚清一位德高望重的武術宗師,真正的大內高手,國家首席武術大師。
李瑞東(1851-1917年),字樹勛,號文侯,又號煙霞逸士,天津武清城關鎮人。因其鼻子扁平,故而人送綽號「鼻子李」。李瑞東自幼習武,一生歷經六大名師之嫡傳,藝綜多門,功臻化境,集各派精華於一身,融內外功夫於一體,學而化之,自成一系,創李派太極拳法。他是當時北方武術界領軍人物,曾任「中華武士會」首任會長、清宮二品帶刀侍衛之職,是武術界建樹卓絕的一代宗師。
關於霍元甲和李瑞東比武之事,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但絕非有些人所訛傳的霍元甲打敗了李瑞東。二人比武的歷史真相是這樣的:
霍元甲和李瑞東比武的具體時間,大概在1900年到1909年之間。當時霍元甲35歲左右,李瑞東53歲左右。為什麼二人比武發生在這段時間呢?因為1880年至1900年這20年間,李瑞東一直在北京,先在端王府為教師,後入宮為二品帶刀侍衛兼教師,霍元甲根本見不著他,1900年以後,李瑞東才回到武清城關。而1909年霍元甲又去了上海,不久在上海病逝,所以,二人比武時間只能是1900至1909年之間。
當時,霍元甲在天津法租界懷慶藥棧海河碼頭當腳夫。因他自幼習武且天生神力,被眾腳夫推舉為腳夫頭兒。而李瑞東的回民弟子穆巴因違反門規,被李瑞東逐出師門後,和霍元甲在同一個碼頭當腳夫。穆巴說,武清河西務碼頭有一人名叫金達官,力大無比善摔跤,在當地小有名氣。霍元甲聞之不服,於是乘船至河西務找金達官較技。金達官雖然力大,但不通武功,結果敗給了霍元甲。臨了,金達官對霍元甲說:「你若想成名,可去城關鎮與『鼻子李』一較高下,無論輸贏均可成名。」霍元甲聽罷,便在河西務住了一宿,次日去武清城關鎮向李瑞東挑戰。
霍元甲到李宅時,李瑞東在前院指導弟子練功,見有人來訪,遂熱情招呼,以禮相待。談及武事,李瑞東問霍元甲所習何門功夫,霍元甲說摔跤。李瑞東便說:「霍師傅習摔跤,潑腳功夫一定很好,我現在站立不動,你可盡全力用潑腳踢我幾下,我若有絲毫移動,便可見你功夫。」霍元甲遂依言踢了李瑞東一腳,李瑞東屹立未動。又踢一腳,穩如磐石。此時,李瑞東說道:「第三腳可叫你拿不回去!」霍元甲知道李瑞東在警告他,故未敢再踢第三腳。
霍元甲和李瑞東比武之後,李瑞東設晚宴款待,並將其留住李宅西跨院客房,與李瑞東得意弟子李進修共住一室。第二天一早,霍元甲不辭而別。李瑞東深感不安,忙讓李進修追回用早餐,但霍元甲已經走遠,沒有追上。
數日之後,被逐出師門的李瑞東弟子穆巴來到李宅,對李瑞東說:「霍元甲回去後說到武清戰勝了先生,天津已經傳開了,我不相信,特來弄個明白。」李瑞東便讓弟子李子廉(號李三)與穆巴一道速去天津海河碼頭,約霍元甲到天津法國教堂公開比武,以明真相。可李子廉見到霍元甲後,霍元甲卻矢口否認,還好言相勸李子廉。李子廉又問碼頭上的腳夫,得到了回答與霍元甲一致。為此,李瑞東怒斥穆巴造謠生事,但穆巴賭咒發誓說自己絕未造謠,所言俱實。李瑞東已不再相信穆巴,嚴斥穆巴不准再登李宅之門,並將其逐出家門,穆巴回去後因想不通而自縊身亡。
《霍元甲》影視作品播出後,霍元甲與李瑞東比武之事,被一些好事者添枝加葉,大肆渲染,粉飾霍元甲,醜化李瑞東,令李派太極傳人極為憤慨。1985年,馮明福先生專程找到天津市政協文史辦公室,向時任主任的郭璞先生說明真相,郭璞先生看了他寫的材料後,也為某些人歪曲事實感到氣憤。
以霍元甲的武功,在當時根本不可能與李瑞東相提並論,因為兩個人不在一個平面上。但霍元甲身後因有影視造神,變得比李瑞東更有名氣,成了民族英雄、大豪傑。相比之下,李瑞東身後因無影視吹捧,顯得暗淡蒼涼。但在真正懂武術、知武史的內行心裡,李瑞東的形象要遠比霍元甲清晰和高大得多。因為,李瑞東留給後人的,是看得見、摸得著、實用性與操作性皆極強的武術財富與文化瑰寶,絕不是向壁虛構、子虛烏有的淺薄演義故事與鄉間豆棚瓜架下的野老傳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2068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