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偷襲珍珠港,是什麼原因讓日本決心向美英開戰

1941年12月7日早晨,日軍偷襲了美國珍珠港,日本人以損失飛機29架、潛艇1艘和特種潛艇5艘的微小代價\擊毀擊傷美軍8艘戰艦和10餘艘其他主要艦隻,擊毀美機232架,斃傷美軍4.500餘人。

日軍襲擊珍珠港,給美國太平洋艦隊以重創,使日軍一舉掌握太平洋地區的制海制空權,為其進攻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荷屬東印度創造了有利條件。襲擊珍珠港拉開了太平戰爭的帷幕,戰役的次日,美英對日宣戰。

日本為什麼割斷「勉強維繫著日美之間的和平紐帶」,突然發動震驚世界的偷襲珍珠港事件呢?

被擊落的日本戰機

早在19世紀末期,日本就開始與美國爭奪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霸權。1940年9月27日,日本與德意結成侵略同盟,妄圖東西配合,稱霸世界,而且《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第三條暗示,美國不得捲入歐亞戰爭,更激起美國政府的憤怒。德軍進攻西歐得手後,又企圖強渡英吉利海峽入侵英國,英、法、荷在東南亞的殃民統治受到削弱。日本認為,南進時機已到,經企圖趁機奪取英、法等國在亞洲的殖民地,解決石油等資源問題,以保障長期作戰的需要。對日本的南進政策,美國則表示決不退出日本想要獨占亞太地區。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決心排除美英的「干擾」,竭力南進,占領法屬印度支那、荷屬東印度和英屬新加坡,建立以日本為核心,以日、「滿」、華為基礎,包括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廣大地區在內的「大東亞共榮圈」。這就嚴重損害了美國利益,使日美矛盾日趨尖銳。

最終日本終於決定先下手為強,偷襲了珍珠港。

遭日機轟炸後沉沒的美艦殘骸

日本準備進攻珍珠港前,其外交官駐美大使野村吉郎(左)和日本特使來棲三郎(右)扔在華盛頓大肆談論和平。1940年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霸權政策,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利益,美日矛盾日趨尖銳,1941年4月16日,雙方為調整關係,謀求暫時的和平,走向了談判桌,但是,雙方在根本利益上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這直接導致了珍珠港事件的爆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194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