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的悍將,18歲擊退數萬清軍,26歲慷慨赴義

核心提示:陳玉成非常鄙視貪生怕死的軟骨頭。他雖身陷囹圄(líng yǔ),卻始終保持著英雄氣概。

陳玉成,廣西藤縣客家人,貧苦農民出身,14歲加入太平軍,18歲在武昌戰役中,他率領五百「天兵」擊退數萬餘清軍,首先攻入武昌。當時,鎮江被清軍圍困,處境十分險惡。陳玉成親自駕一小舟,衝進鎮江城,制定內外夾攻之計,終於把清軍殺得大敗。陳玉成智勇雙全,敵人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說他是太平軍中「最為可恨者」。

天京事變後,陳玉成在軍事上的勝敗維繫著太平天國的興亡。浦口、三河鎮戰役,是太平天國後期兩次極為重要的戰役,它穩定了太平天國自韋昌輝叛亂和石達開出走後的動盪局面,在這兩次戰役中,陳玉成發揮了傑出的作用,被封英王。從此,太平軍由被動轉為主動,中興局面開始形成。

總理天國朝政的洪仁玕對陳玉成是非常敬重的,他認為陳玉成是後期太平天國的象徵。陳玉成犧牲以後,洪仁玕痛惜地說:「英王一去,軍威瓦解。」;湘軍總頭目曾國藩說:」自漢唐以來,未有如此賊之悍者」,清朝方面的評價,可以說是發自內心的讚嘆。陳玉成是後期太平天國的擎天柱,他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

1862年5月,陳玉成被叛徒苗沛霖出賣,因而被捕,陳玉成非常鄙視貪生怕死的軟骨頭。他雖身陷囹圄,卻始終保持著英雄氣概。據《被擄紀略》記載,「清軍統帥坐在帳中,予酒食,勸之降。陳玉成曰:大丈夫死則死耳,何饒舌也!真可謂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最後陳玉成在河南延津英勇就義,時年僅二十六歲。

陳玉成用自己的英雄行為陶冶了一批寧死不屈的部將。其部下劉瑲( qiāng)琳和湘軍激戰二十多天,最後全部犧牲,無一投降。安慶保衛戰中,其部下葉芸來堅守孤城一年多,彈盡糧絕時,餓倒的太平軍紛紛奮起拒敵,全部壯烈犧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168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