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傳奇人物,19歲統帥千軍,21歲橫掃江南大敗曾國藩!33歲被凌遲千刀不求饒,忍虐慘死!
核心提示:石達開在成都受審,慷慨陳詞,令主審官無言以對,而後石達開被凌遲處死。
一
石達開,廣西貴縣人,少年時勤奮讀書,尤其愛讀《孫子兵法》。在太平天國初期,他在洪秀全的動員下,加入了拜上帝會。金田起義前夕,他率領一支3000多人的隊伍,與清軍進行了英勇的戰鬥。1851年石達開被封翼王。這時,他年僅21歲,已成為太平天國的領袖之一。
二
1853年2月,石達開經過10餘天的圍攻,便攻克了金陵。自出廣西到金陵,與清軍大小數百戰,他總是一路當先,所向有功,被清軍稱之為「石敢當」。1853年春,太平天國定都金陵,改稱天京後。石達開負責天京城的防衛,他把全城組織得象一架靈便的機器,一旦某處有敵兵進犯,情況很快就能報到翼王府;翼王府的命令,很快傳遍全城。

三
1854年夏,湘軍的兵鋒直逼九江城下,石達開奉命西援,為了避敵銳氣,他於夜間出動小船,火攻湘軍水師;出動陸師,驚擾敵營,弄得湘軍疲憊不堪,焚毀敵戰船40餘只,曾國藩本人也差一點當了俘虜。湘軍水師受到沉重的打擊,遂成驚弓之鳥,這就是有名的湖口、九江大捷。
四
1856年,天京被圍,石達開率領二三萬部隊,五日之內,即摧毀了清軍慘澹經營了三年之久的江南大營,天京之圍解除。不幸的是,太平天國的內部矛盾全面爆發。楊秀清借天父下凡,逼洪秀全封他為萬歲,洪秀全密詔韋昌輝誅殺楊秀清部下及家屬,總計約兩萬人。石達開連夜逃出天京,留在天京的一家老小全部殺死。
五
石達開率軍出走天京,轉戰廣西、湖南、雲南等省,在四川境內的紫打地(今石棉縣安順場),被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漲水所阻,多次搶渡不成,糧草用盡,陷入絕境。為求建立奇功,四川總督駱秉章勸降,石達開決定捨命保三軍。
六
經雙方談判,由太平軍遣散4000人。剩餘2000人隨石達開進入清營,但清軍背信棄義,將2000士兵殺戮於大渡河畔。1863年6月27日,石達開在成都受審,慷慨陳詞,令主審官無言以對,而後石達開被凌遲處死。史載,石達開受刑時,曾被割了1000多刀,至始至終默然無聲,年僅33歲。時人周洵對此作了驚心動魄的描述:「先割頭皮,雙目,次割雙腕,割全體,初流血,僅剩淡血,最後剩一滴黃水,終刑,氣絕矣。」

石達開(1831年-1863年)是太平軍中最有能力的人之一。石達開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客家人。初封「左軍主將翼王」,天京事變曾封為「聖神電通軍主將翼王」,軍民尊為「義王」。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二十歲封王,死時年僅三十二歲。
石達開的才能,為世所公認:軍事才能、武術才能和文藝才能。
石達開的軍事才能。
從1851年1月到1853年3月,石達開隨太平軍轉戰數省,戰功卓著。1852年西王蕭朝貴在湖南長沙陣亡後,太平軍在長沙城下陷入清軍反包圍,形勢萬分危急,石達開率部西渡湘江,開闢河西基地,緩解了太平軍的缺糧之危,又多次擊敗進犯之敵,取得「水陸洲大捷」,重挫清軍士氣,其後,為全軍先導,經河西安全撤軍,跳出反包圍圈,奪岳陽,占武漢,自武昌東下金陵,二十八天挺進一千八百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令清軍聞風喪膽,號之曰「石敢當」。
1853年秋,石達開奉命出鎮安慶,節制西征,打破太平天國以往重視攻占城池、輕視根據地建設的傳統,穩紮穩打,親自指揮攻克清安徽臨時省會廬州(今合肥),迫使清朝名將江忠源自盡。
1854年夏秋,太平軍在西征戰場遭遇湘軍的反撲,節節敗退,失地千里。石達開命人仿照湘軍的船式造艦,加緊操練水師。在湘軍兵鋒直逼九江的危急時刻,石達開再度出任西征軍主帥,親赴前敵指揮,於1855年初在湖口、九江兩次大敗湘軍,湘軍水師潰不成軍,統帥曾國藩投水自盡,被部下救起,西線軍事步入全盛。同年秋天,石達開又揮師江西,四個月連下七府四十七縣,對手哀嘆「民心全變,大勢已去」。1856年3月,石達開在江西樟樹大敗湘軍,至此,湘軍統帥曾國藩所在的南昌城已經陷入太平軍的四面合圍,對外聯絡全被切斷,可惜石達開適於此時被調回天京參加解圍戰,雖然大破江南大營,解除了清軍對天京三年的包圍,卻令曾國藩免遭滅頂之災。
石達開的武術才能。
石達開幼年喪父,八、九歲起獨撐門戶,務農經商之餘,習武修文不輟,十三歲時處事已有成人風範,因俠義好施,常為人排難解紛,年未弱冠即被尊稱為「石相公」。
在武學修為方面,《北平國術館講義》稱他與達摩祖師、宋太祖、岳飛、張三丰、戚繼光、甘鳳池等人並論為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拳術名家。
據《清稗類鈔》記載,石達開的拳術「高曰弓箭裝,低曰懸獅裝,九面應敵。每決鬥,矗立敵前,駢五指,蔽其眼,即反跳百步外,俟敵踵至,疾轉踢其腹臍下。如敵勁,則數轉環踢之,敵隨足飛起,跌出數丈外,甚至跌出數十丈外者,曰連環鴛鴦步」,民間認為這種武藝就是後來號稱「北腿之傑」的「戳腳拳」。
石達開不僅武功出眾,而且注重氣功修練。他和陳邦森比武的故事已成為武林掌故。據記載,兩位武術名家相約各自擊打對方三拳,受拳者不得還擊,「邦森拳石,石腹軟如綿,邦森拳如著碑,拳啟而腹平。石還擊邦森,邦森知不可敵,側身避,碑裂為數段」。
石達開的文藝才能。辛亥革命前後,許多革命黨為反抗清朝,托石達開之名寫了很多詩作,包括梁啓超《飲冰室合集》中收錄「石達開遺詩」五首、南社詩人高天梅偽造石達開遺詩二十首等等。由於真假難辨,不必理會。但至少以下三件作品當屬石達開真作。
第一首是《廣西白龍洞提壁詩》:
挺身登峻岭,舉目照遙空
毀佛崇天帝,移民復古風。
臨軍稱將勇,玩洞羨詩雄。
劍氣沖星斗,文光射日虹。
《駐軍大定與苗胞歡聚即席賦詩》
千顆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頭。
五嶽抱住擎天柱,吸盡黃河水倒流。
第三首是《五言告示》:
為瀝剖血誠,諄諭眾軍民:
自恨無才智,天國愧荷恩。
惟矢忠貞志,區區一片心。
上可對皇天,下可質古人。
去歲遭禍亂,狼狽趕回京。
自謂此愚忠,定蒙聖君明。
乃事有不然,詔旨降頻仍。
重重生疑忌,一筆難盡陳。
用是自奮勵,出師再表真。
力酬上帝德,勉報主恩仁。
精忠若金石,歷久見真誠。
惟期妖滅盡,予志復歸林。
為此行諄諭,遍告眾軍民。
依然守本分,照舊建功名。
或隨本主將,亦足標元勛。
一統太平日,各邀天恩榮。
據保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福濟等人的奏摺可知:「茲據無為州在籍教諭征煥等稟稱:五月十八日(即1857年6月9日)石逆由金陵帶其黨與數千,道經該州前往上游,到處張貼偽示,傳諭各賊。察其詞意,因洪逆疑忌過甚,懼害脫逃。」這裡所說的「偽示」即石達開的《五言告示》,可見有案可查,絕非虛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