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要揮淚斬馬謖?一千八百年之後,馬雲告訴你真正原因!

蜀漢建炎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其不意席捲雍涼三郡,一片形勢大好。可是在關鍵要地街亭的防守上,諸葛亮卻不用宿將魏延、吳懿,而將參謀出身的馬謖委以重任。

結果馬謖只知道沿襲兵法「置死地而後生」,上山紮營,卻被魏將張郃截斷水源,被迫與五萬魏軍步騎大戰慘敗,上萬精兵只逃回千餘人。諸葛亮主力十萬大軍因此進退失據,被迫撤軍,這次轟轟烈烈、同時也是機會最好的北伐,就此失敗。

對馬謖的處置上,多數大臣都認為馬謖既然已經誠心悔悟,理應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諸葛亮卻不顧兩人私交,堅決要將馬謖處死。對此決定,就連諸葛亮後來的接班人蔣琬都竭力反對而無果。

那十分推崇諸葛亮的後世史家習鑿齒,也對此事不以為然,認為蜀漢僻陋一方,人才匱乏遠難比曹魏,還殺戮馬謖這樣的俊傑,實在不是智者所為,難怪諸葛亮北伐無功,不能成就大事。

【習鑿齒曰:諸葛亮之不能兼上國也,豈不宜哉!夫晉人規林父之後濟,故廢法而收功;楚成闇得臣之益己,故殺之以重敗。今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國,而殺其俊傑,退收駑下之用,明法勝才,不師三敗之道,將以成業,不亦難乎!且先主誡謖之不可大用,豈不謂其非才也?亮受誡而不獲奉承,明謖之難廢也。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節任,隨器付業;知之大過,則違明主之誡,裁之失中,即殺有益之人,難乎其可與言智者也。】

那麼,諸葛亮殺馬謖,當真是浪費人才、殺錯了麼?在公元2016年的中秋佳節,中國網絡巨頭馬雲以他一個出乎絕大多數人意料的決定,寫出了他自己的答案:諸葛亮殺得對,「人才故可貴,法度價更高。」這就是前陣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的阿里月餅事件。

因為中秋佳節,寫腳本刷了每盒59元的公司訂製月餅,阿里巴巴公司的4個年薪百萬級、另加1個年薪千萬級的技術大牛,竟被炒了魷魚。這個看似笑話一般的新聞瞬時驚爆了網際網路,也一時激起廣大碼農們群情激奮,不平者有之,怒罵者有之,總而又言之,統共一句話:【漠視技術,趕走人才,阿里藥丸。】

阿里月餅

確實那點月餅在幾位千百萬年薪的技術大牛眼裡根本一文不值,純粹就是技術宅鬧著玩的心態。

很多碼農也根本不以為這是什麼大事,並舉例如果是在google這樣的IT業跨國巨頭,可能對這種突發奇想和創新,還會大加鼓勵。殊不知,隔行如隔山。

對阿里這樣的公司來說,最重要的難道是技術研發麼?難道是如何帶動國際IT業產業創新,趕超如google這樣的國際大鱷麼?

阿里主業做的是電商,最重要的明明是廣大民眾對他各項產品的信任,是進一步穩定和鞏固他目前的業內壟斷地位,這才是關乎其核心利益攸關的之事。

一個超大公司的安全部門骨幹,百萬計千萬計年薪單位的技術大牛,做腳本刷內部員工月餅福利,本身說來確實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和笑話。

可是此事既然已經公諸於眾了,而淘寶支付寶的廣大客戶,大部分僅僅就是買東西圖方便,才使用這些產品,並不會時刻泡在網際網路中,有充足時間和興趣,不停刷微博\微信,耐心去查閱事件詳細經過,由此去分析判斷整個事件的是非曲直。再加上阿里作為壟斷性電商原本就樹大招風,各路競爭對手和水軍勢必要推波助瀾……

想必很多用戶只會因此得到一個盲目的籠統印象:

【這個做淘寶\支付寶公司的安全部門,是些連幾盒月餅都要做手腳搶、蠅頭小利都不放過的人。】

【這樣的員工不開除怎麼行?企業的名聲都要不好了。】

想想阿里公司如不對涉事員工嚴肅處理,整個公司在公眾面前的信譽度將受多大影響?淘寶支付寶等電子支付平台在公眾面前的可靠性又將受多大打擊?

因為一件看似極細微小事,辭退業內尖端的技術大牛可不可惜?當然可惜之極,足以令親者痛仇者快;可沒有辦法,技術再大,對電商公司終究大不過自己在公眾面前的商業信譽。

事情如果沒爆出來,阿里公司內部處理怎麼都成;既然已經鬧大了,選擇儘可能讓大眾能通俗易懂接受的處理辦法,把對公司聲譽損害儘可能降低到最低,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這個世上總有許多迫不得已,是明知損失慘重,也必須一條道走到頭的。

和馬雲這次忍痛辭退公司的超級技術大牛類似,諸葛亮力排眾議,揮淚斬馬謖的做法,又何嘗不是如此?

以馬謖的才能,被斬可不可惜?當然可惜之極。馬謖其人,是荊襄名士馬良的弟弟,自幼才器出眾,諸葛亮不顧劉備遺言「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將他引以為知己,重用為心腹。諸葛亮南征,馬謖獻「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之計,諸葛亮納其策,赦免孟獲、收服蠻人之心而平南中三郡,為北伐大業穩定了後方。

蜀漢丞相參軍馬謖

因此,馬謖幾乎可以說是此時蜀漢政權,唯一可以與諸葛亮平等交流的人,不止是獻上平南攻心之策,諸葛亮從之果收奇效,而且兩人還時常通宵達旦,聯床夜話,談論軍謀戰略,暢想未來宏圖。論馬謖的才智,即使後來同樣以應變敏銳著稱的名相費禕亦不能及,更勿論有威重而無捷才的嚴正君子蔣琬了。

所以對諸葛亮因街亭戰敗,揮淚斬馬謖之舉,蔣琬也好,習鑿齒也罷,都極不理解。蔣琬就認為,「當年城濮之戰楚軍戰敗,大將子玉(成得臣)以戰敗罪被殺,晉文公因此大喜。天下未定而先殺掉馬謖這等智計之士,豈不可惜之極?」

畢竟蜀漢人才難得,歷史上也有無數敗軍之將,戴罪立功,知恥而後勇的先例。比如春秋時秦穆公,對崤之戰全軍覆沒的敗將三人組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不加懲處反而委以重任,終於在三年後的王宮之戰大敗晉國,一雪前恥。

其實,對諸葛亮此番做法,他們的非議,正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諸葛亮不是不珍惜馬謖的才幹,也不是不相信馬謖經歷這番教訓後肯定會痛定思痛的決心,未來可以將功贖罪、給蜀漢做出巨大貢獻的能力,而就是因為馬謖和自己關係太好,又是違背眾將之議,任用他去守街亭的,所以此番兵敗後,才非殺馬謖不可。

有句政壇老話,「欲做大事,尋替手為先。」此時諸葛亮四十七歲,對古人來說已並不年輕,到了需要考慮自己事業接班人的年齡。比他小九歲的馬謖,就是諸葛亮栽培多年的最佳人選。

至於諸葛亮歷史上的接班人蔣琬,具體年齡雖不可考,但可確定與諸葛亮至少同齡甚至更加年長,只是個在馬謖已死、諸葛亮早逝的情況下,不得已的過渡人物,絕不會是諸葛亮的最初選擇。

(東吳名臣潘濬是蔣琬的表弟,未滿或接近30歲時被劉表任命為江夏從事,劉表死於208年,當時諸葛亮27歲。則潘濬多半比諸葛亮年長,作為他表兄的蔣琬年紀就更大了,接班時大致55-60歲,去世時已經65-70歲。)

蜀漢大司馬蔣琬

為什麼明明有魏延、趙雲、吳懿這等宿將可用,諸葛亮卻力排眾議,一定要用之前並無軍事經驗的馬謖去守街亭呢?就是為了培養馬謖在軍中的威信,給將來接班成為蜀漢執政官做準備。

身肩如此重任,馬謖卻把事辦砸了。他違背諸葛亮戰前部署,擅做主張令大軍兵敗,而且違背軍法、臨難脫逃,罪證確鑿。馬謖在蜀漢將士心中的威信已經垮了,辜負的不止是諸葛亮對他的信任,更是將來託付以軍國重任的期望。

諸葛亮一向執法必嚴,罰必有據,以用人失察之罪引咎自貶三級,從丞相降為右將軍,正體現了敢於承擔錯誤的偉大人格。如果他這回赦免了一向恩若骨肉、情同兄弟的馬謖,那不是有私卻也有私,是為國惜才卻也成了為己徇私,又怎能令蜀漢上下一致心服呢?

所以諸葛亮只有大義滅親,斬殺馬謖以行軍法,方可彰顯自己的軍令嚴明和大公之心,威懾百官,穩定朝局,安撫人心。

比起號令朝野令行禁止,文武百官團結一心,令蜀漢在新敗之時政局穩定這個全盤大局,則馬謖本身才能再高,悔悟之心再真誠,如果他活著將來又可能給蜀漢做多大貢獻,終究也只是次要之事。

殺馬謖時,豈止是十萬大軍為之流淚,諸葛亮又何嘗不是心痛如絞呢?既是失去了一個一向賞識器重的知己,也是國家失去了一個難得的人才。可是,沒有辦法,無論君臣將相王侯,誰都不能凌駕於國家社稷之上。

所以,諸葛亮才教育下一個接班人蔣琬說:「孫武用法嚴明而制勝天下,在四海分裂、兵戈相爭的亂世,如果因人廢法,何以討賊?」

【亮流涕曰:「孫武所以能制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楊干亂法,魏絳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復廢法,何用討賊邪!」】

蜀漢丞相諸葛亮

阿里巴巴公司這次「刷月餅」事件,又何嘗不是如此?橫豎對幾位技術大牛而論,在何處不能高就發展,其他大公司早就對他們垂涎不已,虛席以待,其實真正損失的也無非一點面子,更用不著薪水不及他們零頭的各路旁人,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這事當然絕不是他們個人人品道德有什麼問題,或許只是無傷大雅的一點小玩笑,卻不幸影響了大局,權當吃一鑒長一智吧。

然則一個商業公司為了自己的集團利益,做出符合法律範圍的任何決定,亦是無可指責。畢竟一切公司第一目的都是賺錢的,並不是開慈善的。

劉備的遺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確實是一位長者總結多年人生經驗的至理名言啊。

蜀漢昭烈帝劉備

看看哪怕牛到諸葛亮的份上,不聽長者劉備的教誨,還不是吃了生平最大一次挫敗,恢復漢室夙願成空?又何況是我輩遠遠不及諸葛孔明的一眾凡夫俗子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967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