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乃超五星戰將,本可稱霸中原,但耳朵軟至今讓人謂之可惜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看似完美的人總有些個小到可以毀一生的缺點,是命運還是因果……接下來就說說這位。

公元前207年,此人在巨鹿之戰中大破秦軍,秦亡後割據自立為王。此時劉邦勢力也日益雄壯,但劉邦發展的路上只有他才算得上真正的障礙。

劉邦自知兵力不及他,又聽聞他欲暗中滅掉自己;所以劉邦心想來個緩兵之計,親自登門謝罪以示「不對抗,不稱王」之態。

本來,此人的參謀極力提議殺掉劉邦,但其耳朵軟,聽得劉邦一番「阿諛奉承」後認為劉邦乃一介莽夫,難登大雅之堂,無患於自己,遲遲不曾強令下手。結果……

結果,劉邦以解手為由,逃了出去。四年後,劉邦打敗他,他被迫於烏江自刎。這時候大家都知道他是誰了。如果當初項羽殺了劉邦,也不見得這歷史會比之後更好,但這就是歷史。

其實 ,這歷史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很現實很重要的問題:當機不斷,反受其亂;人生的機遇和挑戰是並存的;抓住了可能成就一番事業,錯失了可能功虧一簣、一敗塗地。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966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