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曾經叱詫風雲的慶親王奕劻病死了。
臨死之前,奕劻還給紫禁城中的小皇帝溥儀寫了一封所謂「遺折」。在這封「遺折」中,奕劻檢討自己「愧乏墜露輕塵之效,莫酬天高地厚之任」,並希望溥儀能夠「敬天法祖,聖學日新。以無負先朝付託之重」,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不過,當溥儀看到奕劻的臨終遺言之後,不僅沒有感激涕零,反而破口大罵:「奕劻貪贓誤國,得罪列祖列宗,我大清二百餘年之天下,一手壞之」
奕劻的家人本來希望能夠得到溥儀恩賜的諡號,結果溥儀想出來的詞儘是「丑」、「謬」之類,最後還是在皇帝身邊的各位大臣覺得不能把事情做的太絕,力勸溥儀留點面子,溥儀還是不情願的給出了一個「密」字。密字在諡法中是「追補前過」的意思,也算是泄了溥儀心頭之恨。
更有意思的是,奕劻死的時候,前清的皇帝如此不給面子,當時的民國卻以總統下令,讓奕劻的兒子載振「世襲罔替」,繼承慶親王的爵位。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連奕劻的孫子也哭笑不得的在一篇回憶文章中指出,所謂民國大總統,竟又把清宗室封為王爵,堪稱天下奇聞。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