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曾是明清屬國,大清征緬那會卻不知他在哪?如今攝入熱門電影

這話,得從公元1353年說起,那個年頭,中國大陸還在蒙元末世,年初,江蘇泰州有個鹽販子叫做張九四(後來改名張士誠),帶著一幫人反元。而到了年中,又有一個叫朱重八(後來改名朱元璋)的人,投奔當時的明教頭目郭子興。

但咱這一篇,即不說張九四也不說朱重八,咱把目光往南看,一直過了長江瀾滄江,這塊眼下稱為寮國的國度,在當時正逢史上的第一次出現獨立的王朝,這便是南掌國(又叫瀾滄王國)。建立這個國度的君王,便是法昂王,在此一時,據說南掌在整個中南半島都盛極一時,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

然,南掌並沒有對四圍的國度開戰,因為這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自然是小乘佛教)。而在許多年後,這一國度在中國正式史書上出現之際,已然冠以「寮國」一詞。最早的一條記錄,來自永樂元年(1403),說這一年有個叫寮國的南方國度開始向大明貢獻土特產,於是皇帝下詔,在那個地界設置一個機構,叫做「寮國軍民宣慰使司」。

許多年之後,那是在嘉靖年間,據說這時西邊的緬甸強盛一時,向東攻占了寮國地界,就連大明皇帝賜給他們的符印都給弄丟了(可見佛教和平只能是一時的,沒人因為你信仰小乘佛教就不來打你)。

後來,又是萬曆二十六年,也就是明軍在朝鮮大破豐臣秀吉的西侵軍團那會,寮國據說又擺脫了緬人的控制,重獲獨立,再次派使臣來到大明,請求重新頒印。而在此後,雖然大明的萬曆皇帝深居宮廷二十餘年,不見大臣一面,不議國家一事,可是寮國人依舊堅持進貢,直到萬曆四十年(明朝最後一次頒印給寮國是在此後一年)。

為什麼寮國人在這一年不再進貢了呢?因為戰爭爆發了,原因是爭奪王位(歷史故事的陳舊情節),一直鬧騰到崇禎年間才有個結果,然而等到寮國寧靜下來,北邊的中央大國又出問題了,大明覆亡、清兵入關。

這些事,明朝人並不是完全不知曉,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就記載了緬甸強盛一時之際,曾東破纜掌(寮國)、西取土啞(暹羅)的事。

自然,到了大清國那會,寮國還是有進貢的意思。譬如雍正七年,他們就通過雲南地方官請求進貢。於是在第二年正式入貢,當時約好了五年進貢一次,可是乾隆皇帝說你們國小又窮,沒必要那麼辛苦,改十年一貢,進貢物品則是大象。

值得一提的是,寮國人的進貢文書得到了清人的收錄,直譯過來是這樣的:「南掌島孫小的嘎哩嘎撒必稟大老爺下:小的們是外邊夷人,在先兩次有兵,百姓們到我地方上,他們遭難的人我們都是好好待承的去了。大老爺兩次賞我們綢緞布匹東西,我們地方苦寒,沒有的出產,有象二隻送大老爺轉交。」

哈哈,老實說這還真有寮國風情,基本上不會有假。可大清國的文人不能把這樣格式的文字交給中央朝廷看,於是粉飾一下,成了這樣:「南掌某某人表文投獻北京天朝皇帝。這通表文是抒誠向化請安的,小的掌管南掌地方,心裡時時刻刻想著天朝,南掌國某某時時刻刻想著皇帝陛下,喜歡得很,有象二條進貢北京天朝皇帝,請曉得罷!」

但這畢竟是雲南當地文人的手筆,真要進呈給大清皇帝,那還得找大清國作協主席做粉飾。「小國離天朝最遠,聞得黃河水清,知大聖人治世。小國數年以來安享太平,年年豐熟,通國歡慶,感戴皇恩,乞賜轉奏,親叩闕廷。」

哎喲嘛呀,這可是風格大轉換啊,南洋情趣的鄉土文學,一下子成了天朝特色的端正書寫,這變化,實在是大!可也就是這樣,才符合天朝的格律啊!

事實上,不但是文字改變,內容也大不同,在清國文人筆下,居然出現了這麼一段故事,說是南掌國的幾個頭目叭猛花、叭猛臘等等,手裡捧著「銷金緬字蒲編」表文一道,來到大清軍營投見,說天朝的官兵如何「不擾害村寨,並不妄殺一人。」又說而今黃河水清,一定是大聖人掌天下(這個就暴露出大清文人的代筆痕跡了,黃河水清不清,寮國人怎麼知道?)。而後呢,又說為了這個,「特地向聖明的大清皇帝進貢,備象二隻、蒲編金字表文一道,懇求(雲南)總督奏達,見我主子遠來的心」。

可是皇帝又問了,為啥不用紙而要用蒲葉寫字呢?回答說:「俺們小國沒有紙,敬天敬佛才用蒲葉寫金字。若文書用芭蕉葉寫字,其餘俱竹片子寫字,這蒲葉金字進貢皇帝與敬天敬佛一樣。」

(《還珠格格》中有清軍征緬的一段情節,自然大部分純屬虛構)

到了乾隆年間,當大清國討伐緬甸之際,又曾打算聯絡南掌國,作為一個小盟友。而在此前緬甸攻陷琅勃拉邦之際,南掌國王的弟弟都被俘虜,多年後逃到奠邊府,還寫信給南掌國王希望回國等等。所以,大清發出了「因為南掌國王之弟遣使請兵復仇,所以命令阿桂等預備由南掌分路進兵」的號令。

甚至,到了後來,清軍還希望南掌能在清軍攻入緬甸、緬軍棄城遁逃之際給予協助,可是有關官員居然說沒有合適的翻譯(這個就大不可信了,雲南當地居然沒人懂寮語,太扯了)。無論是真是假,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直到魏源寫《海國圖志》那會,還寫著「南裔之…緬甸、南掌…諸國,修貢職無愆期,是亞細亞一土,未奉我正朔者,僅有東海之倭奴…」云云。

可這個時候,畢竟已是近代了,光緒年間,一個姓薛的外交官出使歐洲,翻閱西方文獻之際,這才發現:南掌實際上已經被暹羅(泰國)吞併好多年了,而在之後的1893年,暹羅將湄公河東岸寮國地區割讓給了法國。隨後一步步間,法國完全將寮國納入自己的殖民統治之下。

之後,寮國從法國手下獲得獨立,便就是1945年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9413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